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

ID:24912186

大小:63.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_第1页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_第2页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_第3页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_第4页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中年段“读写结合”实践初探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75-02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三、四年级属于第二阶段,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中间段。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学中正式提出了“习作”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一、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的。对“习作”而言,小学三、四年级是起步阶段,也是过渡阶段,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读写结合角度入手,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寻求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更好地指导学生走进习作的世界。1得题于阅读:重选材对于刚刚进入习作阶段的学生,重点要先解决两大问题,

2、即“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就是习作的内容,也就是选材。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而言,选材是一个难点,有的觉得无话可写,硬挤出几段文字;有的不分重点一股脑都写进文章里;有的是该写的没有写,不相干的内容写了一大堆。在小学中年段的阅读教材中,几乎每一篇文本都可以成为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范本。写景的、写人的、写事的、想象的、纪实的……呈现由易到难的坡度,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阅读教材重选材方面的规律与特点,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很好地解决“写什么”的难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

3、天空》,都是写景的文章。在教学完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这三篇课文在选材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围绕所写景物确定好几方面的内容来体现景物的特点,二是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具体地表现景物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写《小区里的树》:师:孩子们,你们居住的小区里有树吗?(有)师:你们小区里的树有什么特点呢?生:小区里有许多树;小区里的树很绿;小区里的香樟树特别多……师:看来,大家小区里的树都很多,绿意盎然呀。想想,你该写些什么表现出树多?生:我要回去数一数,写一写有多少棵树;我要写树的品种很多;我要写小区路边有树,花坛里有树师:小区里的树绿意盎然,该怎么表现呢?生:可以写树叶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写树

4、叶很多,我数也数不清;可以写爷爷奶奶在树阴下下棋、锻炼……师:你们可真聪明!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区里会有这么多、这么绿的树吗?生:让小区更漂亮;让小区环境更好;为小区里的人们送来新鲜的空气,让人们生活更健康师:是啊,这么多这么绿的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送来健康呢。你们会写小区里的树了吗?2得言于阅读:重积累“怎么写”是习作教学的核心问题,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准确用词、适用修辞、谋篇布局等。《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段的习作要求中这样阐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而这一阶段的阅读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

5、材料。”联系起来我们发现,“积累”是关键词,有了阅读的积累,就有了习作的运用。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雾凇》,描写了吉林雾凇的美景和形成原因。在学课文时,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了雾凇的美,帮助学生积累了一系列的词语:“笼罩、凝结、模糊、弥漫、蒸腾、缀满、缭绕、淹没、洁白晶莹、琼枝玉树”,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选用这些词语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阅读教材中有不少语句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老师就应该鼓励学生灵活地将这些语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比如“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三年级上册《西湖》)”可以用来描写山;“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四年级上册《珍珠鸟

6、》)”可以放在描写可爱的小动物上;写到护士的时候,还可以用上四年级下册练习4中有关白衣天使的成语……此外,还有课文中学到的古诗句,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佳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得法于阅读:重迁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会灵活运用阅读中积累到的词句,更要教会他们写作的方法。中年段阅读目标指出:“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相应的习作目标是这样的:“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由此可见,阅读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完全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比如: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中有一段写作者与小红车主人打电话的内容,这是

7、一段没有提示语的对话,是非常好的指导学生写对话的契机。因此在教学完后,笔者给学生创设了到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仿写对话。在仿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适用逗号、句号、引号等。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设计了让学生加上合适的提示语,指导学生会用冒号。就是这样的迁移练习,学生学会了写好对话,也解决了写对话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难点。当然,阅读中能够迁移到习作中的内容还有很多。中年段的课文结构最典型的就是总分结构,最常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