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05480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小学数学的解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的解题策略♦胡胜海山东省沾化县泊头镇第四小学256800摘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
2、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解决问题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木质理解。因此,解决问题教学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初步的创新能力,还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教学策略如下。一、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把学习与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有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运用自己己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
3、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如《比例应用题》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上课时我拿着两杯饮料,分给两个学生喝,一个说太甜,一个说没什么甜味。我问:“哪里出了问题呢?”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把学生的积极性基木调动起来了。因此,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把生活原型与生活问题进行沟通,逐步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考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
4、题。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常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几种思维的同时参与,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中表现的程度冇所不同。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在数学中显得尤其重要。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同一概念、规律去分析和处理多种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分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
5、敏捷性,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进行概括总结。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如教学循环小数吋,可先演算小数除法试题,使学生初步感知“除不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部分,他们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与此同时使
6、之领会省略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他们可在冇效数字后面想象出若干正确的数字来。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一一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而在积极迁移,将旧知识向新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应挖掘各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己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这样,小学生通过组织、迁移、强化训练等将概念、判断、推理融会贯通,很好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三、重视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学开
7、放题与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的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用活现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冇意义、富冇挑战性。如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村相距2000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吋相向而行,小张每分行70米,小王每分行60米,几分后两人相距300米?”在这一题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走一走,在实践与讨
8、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题S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人没有相遇,两人还相隔300米没走;另一种可能是,两人首先相遇,又各自往前走,然后相距300米。学生经过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