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72825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6
《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1綦林2王燕君(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此模式无疑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一种进步的体现。随着大学扩招,社会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等待就业,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在基于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讨论了大类招生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就业能力中图
2、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11收稿日期:2015-05-16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大类招生。如今,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接受并尝试这一分类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否与以往按照专业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又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1大类招生的涵义大类招生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考录取中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不再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大类招生的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
3、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一至两年的通识课程培养,按照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将学生专业分流。通过前面的基础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各专业设置有基本的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减少目标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以更符合高校开展的专业教育对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按大类招生是指全面而深入地改革人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而不是仅仅对类似专业作一次“合并同类项”。大类招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也有利于
4、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学内涵,促进人才的素质培养。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在研究社会底层民众的就业能力时首次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90年代末,就业能力成为学者们的热点研究问题。关于就业能力,国际劳工组织的解释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晋升以及能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源于针对国企下岗工人的再就业能力提升方面,而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
5、就业能力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课题。我国学者首次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张丽华、刘晟楠认为,就业能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五个维度。熊书银、黄登婕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取就业机会和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认为工作能力、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和创新是构成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苗、张静对南京市5所重点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对影响就业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
6、的困扰因素和希望加强的素质主要是涉及情商方面的。刘崔玉娈指出,国内学者普遍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短期性研究,而忽视对就业能力的长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尽管各位学者表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大学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获得,具有可更新、动态性、综合性等特点。3大类招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大类招生也不例外。王军对大类招生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大类招生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社会适需人才;劣势在于可
7、能造成专业间发展不平衡、造成分流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影响高校办学效益;并分析了大类招生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机会在于: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必然结果、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威胁在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致使大类招生模式不能普遍推广、大类招生模式与教学改革不配套。本文也从四个方面分析大类招生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首先,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构建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华南某高校为例,在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教学计划改革,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由公共
8、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学生在低年级的必修课,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普遍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模块构成选修课,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化培养需求。另外,大类招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专业分流将给与学生进校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