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7233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重“管”更重“理”,让德育精细入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管”更重“理”,让德育精细入心 个人简介 常欣,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德育学会学术委员,天津市班主任培训讲师团成员,红桥区德育学会理事;199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天津市西青道中学副校长,主管德育工作。最欣赏的教育名言是“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撰写的十余篇论文获国家及市、区级奖,并发表在教育类期刊上;曾获天津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红桥区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坚持德育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德育,也是我国一直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与
2、此同时,德育也遭受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空泛化、表面化、被虚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形式主义”“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心”是德育的魂,只有“入心”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德育,这便是我思考德育精细化管理的起点。 “管理”一词从语言学角度讲,是一个并列式的合成词,两个语素关系平等,不分主次。但在学校管理,特别是德育过程中,我认为,在重“管”的同时,更应关注“理”。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塑造灵魂,“管”是约束、规范,使之井然有序,倾向于“外化”;“理”则是引导、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有利于“内化”,
3、具有成长性、可持续性。就教育效果而言,“理”更为重要。由此,我认为,德育精细化管理就是4“细理入心”。“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结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心理角色新定位,变被动为主动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的确,养成教育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养成教育的传统操作要素包括明确要求、训练强化、检查评比,认真落实后确实效果明显,但学生需要培养的好习惯有很多,且反复训练方能成型,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甚至抵触、逆反的心理。对此,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路,“问计”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问
4、计”,顾名思义,是将德育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向学生征询解决办法。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守时”习惯时,就将“如何杜绝迟到现象”这一问题“问计”于全校学生。问题不大,学生们牛刀小试就斩获颇丰。八年级一个学生的“计策”被师生一致推选为“金点子”――模拟酒店服务“Morningcall”,由要好的同学轮流电话提醒叫早。唯一的遗憾是这个金点子不知使用效果如何,但采用这一方法后整个学期迟到者寥寥。上学期的“问计”主题是“如何保持校园洁净”,并增加引导问题:什么时间校园垃圾多,什么地点校园垃圾多,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继而思考、解决问题。 “问计”活动
5、不大,内容也很简单,但它是我们在德育中“注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利用心理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由被管理者“变身”4为管理者,参与管理实践。一旦他们真正自觉自主地管理自己、管理班集体乃至学校,那么,管理的效率将成倍提高,学生与学校的发展都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个活动也让学生真实地进行了一次“换位思考”,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将有着不同的感受。灌输的终归是“老师”的,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学生的感悟主要来自“认同”和“内化”,学校德育其实就是一
6、个“使认同”的过程,是一种趋同的改变,是一种认同的强化。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改变了看法就自动改变行为,甚至改变一生。 二、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将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 “吸引力”已经成为成功德育的重要因素。不同于企业生产规格统一的产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有个性的人,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最终效果。育人的规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想让学生从“感动”“心动”到“行动”,那么,贴近学生心理,引发学生兴趣,让教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根据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渴望交流和
7、尊重、有叛逆心、关注异性等青春期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人为镜知得失”男、女生互评活动,并且邀请全体教师和家长参与。男、女生互评形式新颖活泼,激发了学生空前的热情。为了使这项活动更贴近学生,我们组织全校学生“海选”最喜欢和最反感的男、女生品质关键词,然后进行票选,并对700余份问卷进行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度也很高,“有意思”让每一个参与者脸上挂满微笑,对结果充满期待。4 至此,活动已成功了一半,而统计结果的“有意义”让成功获得了圆满。无论“喜欢”还是“反感”,学生、教师、家长的投票比例都惊人的相似,这
8、说明无论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受教育程度如何,大家都同样追求真诚与善良,同样鄙视虚假与粗俗!活动结束后,我们从分析“数据”的角度,有理有据地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一次解读。虽然一次活动不能彻底改变一个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