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70511
大小:6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青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对策探究摘要: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突破52%,青州市农业正在实现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至关重要。青州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层网络链条不完整、农民接受能力较低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缺乏有效地评价和考核机制等,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推动青州农业以及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推广理念推广模式绩效考评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加速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农业科技有两头,既应重视高精尖的基础研究
2、,也不能忽视基层推广。因为要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及时有效地传播到广大农民手中,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试验田的产量变成普遍产量,基层农技推广这“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农业作为青州市的一大支柱产业,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具有基本的雏形,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严重制约了青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加快青州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一、青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分析青州市不断加大科技兴农战略实施力度,逐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科
3、技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手段,全力助推农业发展。可以说青州市的农业科技推广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一)基层科技网络链不完整、农业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设有农技站和农经站、或农业综合服务站综合性服务机构,另外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对于广大农民了解农业技术的渠道15.9%的农户选择了“技术人员的下乡指导”;8.4%的农户选择了“参加培训班和科普活动”;14.1%的农户选择了“农技站的宣传”;26.8%的农户选择了“亲戚朋友的介绍”;2
4、2.6%的农户选择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12.2%的农户选择了“其它渠道”。选择前三选项的总共只有39.4%,表明当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还没有成为农民了解技术的主要渠道,需要进一步对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改革,扩大其技术服务的范围,提高其服务效率,以更好地为农业农民服务。(二)农业技术本身偏离市场需求,有效供给不足目前青州市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还是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推广形式为主,行政色彩严重,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农业院校、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为主体的推广形式等还没有
5、充分运用,技术推广形式单一,造成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农业科研偏向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技术成果在生产中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有利性,最后导致技术推广的难度增加。对“参加技术指导或科技讲座时,您对农技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满意”问题的调查结果有10%的农户选择了“很满意”,有48.9%的农户选择了“基本满意”,有17.8%的农户选择了“不满意”,有23.3%的农户选择了“不好评价”。实际上在这23.3%的“不好评价”当中相当一部分也是“不满意”。这表明在农业结构战
6、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一些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三)农业推广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业技术成果的价格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尚未建立规范的技术成果价格评估体系,且由于技术交易双方对成果市场前景、合作条件、成果预期效果等认识不同,再加上有些成果本身的属性制约(有些新技术具有无形性),往往造成价格与价值相偏离,使得成果拥有者、研制者利益受到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将技术推向市场的积极性。有时也会影响到技术的推广时间和期限,导
7、致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漫长,甚至失败。(四)农技企业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在“您认为哪种技术服务方式更好”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25.7%的农户选择了“专家现场指导”,27.5%的农户选择了“科技人员技术承包或入股”,2.5%的农户选择了“兴办科技示范园区”,10.2%的农户选择了“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9.6%的农户选择了“开通农技110服务热线”,3.3%的农户选择了“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还有1.2%的农户选择了“其它方式”。表明当前农民最希望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科技
8、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言传身教科技知识,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农民对兴办科技示范园区、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开通农技110服务热线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有3.3%的农户选择了“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作用。(五)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户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位于农业技术应用的终端,是农业科技术的最终受体。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方面看,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