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56687
大小:95.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1-16
《民粹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粹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一、民粹主义:一个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话题 学术文化领域许多概念都有两层意义,一是本原意义,狭窄、明确;一是引申意义,宽泛、模糊。通常情形下,人们都是在引申意义上理解、使用这些概念,其本原意义反而隐匿不显,民粹主义即是如此。作为一个思想史概念,民粹主义起源于法国,命名却在俄国1,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在俄罗斯知识界盛极一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夫、赫尔岑、克鲁包特金是其代表性人物,他们中有人提出「到民间去」口号,主张知识份子走向乡村,发动农民以反抗俄国的资本主义化;有人则提出平民主义要求,认为知识份子必须向农民学习,走身份同化的道路,
2、而不是向农民说教,延续了十二月党人的做法,「从来都是鞋匠们造反,要做老爷;当今却是老爷们造反,为的要做鞋匠」2。这种作为社会理论和政治纲领的民粹主义,与启蒙主义取相反的价值向度,在俄国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决批判。列宁在〈我们究竟拒绝甚么遗产〉一文中写道:「启蒙者是热烈地相信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而民粹派却不相信它;启蒙者满怀历史的乐观主义和蓬蓬勃勃的精神,而民粹派则悲观失望和垂头丧气,主张落后是俄国的幸福的理论」3。两者在对待人民的态度和社会理想方面有显著区别。 关于民粹主义的起源,朱学勤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是俄国那批『要做鞋匠
3、』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份子。法国人说,谁也没有像卢梭那样,给穷人辩护得那样出色」。平民知识份子别林斯基、杜勃罗留夫、赫尔岑等人「在睡觉以前不是祈祷,而是阅读马拉和罗伯斯庇尔的演说」。俄国革命党人「用俄语复述当年卢梭以法语呼喊过的一切,让·雅克的平民社会观才获得了一个举世承认的学名──HapogHuIOcmto『民粹主义』」4。这里,朱学勤在叙说法、俄民粹主义渊源关系的同时,也呈示了民粹主义与启蒙主义、精英主义思想上的不同5。由于历史语境的不同,我们在谈论民粹主义时,很大程度上是把它看作一种文化思潮,一种文学观念,甚至是一种情感意向。这种引申意义上的民粹主义
4、表现为把没有知识文化的底层劳动者(不仅仅是农民)无条件地神圣化,认为只有他们才是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灵魂纯洁的。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劳工神圣」呼号、「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出「做农民的小学生」征召、「文革」期间「根正苗红」的工农血统论,便是民粹主义引申意义泛化运用的典型表现。 民粹主义,无论是本原意义,还是引申意义,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是知识阶层的自我否定。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中谈到十九世纪俄国「平民知识份子的民主文学」时,说「这派作家都有一种无力感,都感觉到自身力量的渺小」,而正是「这种对自己的社会脆弱性的感觉,激发了俄国作家注意到人民,感发他们必须唤起人民
5、的潜在力量,并且把这力量化为夺取政权的积极的思想武器。也正是这种无力感,使得绝大多数俄国作家成为激烈的政治煽动者,他们千方百计阿谀人民,时而讨好农民,时而奉承工人」6。这种无力感不仅是知识阶层否定自我、膜拜工农的原因,也是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与批判上的无力感相伴生的是道德上的自卑感,知识阶层觉得与身处底层的工农生活相比,自己的那种有闲的生活是腐朽、堕落和病态的,于是,便转而崇奉起工农,并身体力行向工农归化,抛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这方面,卢梭、托尔斯泰堪称典范。 《爱弥儿》中,卢梭借主人公爱弥儿之口,公开喊出「再见吧,巴黎,我们离开
6、你越远越好」的撤离声音,并且诅咒「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经过几代人之后,人种就要消灭或退化。」拯救自我的办法是「必须使人类得到更新,而能够更新人类的,往往是乡村7」。「撤离城市」、「回归自然」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一方面是抵制异化,葆有丰富、完整、本真的人性,;另一方面是民粹主义式的农民「村社」,未被城市现代气息浸染的土壤和「道德纯粹的山野居民」。读着「我绝不愿意他(指「爱弥儿」,作者加)去做洛克所说的那种文雅的人,我也不愿意他去当音乐家或戏剧演员或作家,我宁可喜欢他去做鞋匠而不去做诗人8」这样的民粹主义文本,一向以标举理性批判著称的康德也深有感触地说,「有
7、一时期,我骄倨地想着,以为知识构成人性的尊贵,我蔑视愚昧无知的人群。卢梭却使我双目重光,这虚妄的优越性消失了,我已知道尊视人类」9。与卢梭相比,托尔斯泰的民粹主义思想似乎更为纯粹,褪去了法国大革命的启蒙底色,《忏悔录》中,他说:「我离开了我们这圈子里的生活,我认清我们过的并不是生活,只不过表面像生活,这种优裕的环境使我们失去了对人生怀有理想的可能……在我周围,那平常的劳动人民是俄罗斯人民,我接近他们,接近他们所赋予人生的意义10。」于是,托尔斯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穿上农民衣服,自己做皮鞋,过着俭朴的生活……。 在中国,这种主动或被动「撤离」城市
8、,走向乡村,实现角色转换的民粹运动时有发生,「下乡」一词虽然不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