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5595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及。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运用好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一、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数学知识中的难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演示,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对一些学习中的难点,如果用电脑制作成课件,有助于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各个突破。例如,教学“圆柱的体
2、积”,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学生对“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这个道理难于理解。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柱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柱,再把两个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柱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拼成近似长方体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l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柱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体,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理解圆柱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体积的长方体。一个复杂的化圆柱为方形、化曲为
3、直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感知,从而学会了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记忆深刻,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3 二、静态转化,动态显示 课本知识是静态的,若能化静为动,必能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动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探究正方体的特征”时,师:“下面老师把长方体这个图形作适当变化(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把它的长、高拉得跟宽相等(将图1动态演示成图2、再将图2动态演示成图3),那么,现在的这个图形还仅仅是长方体吗?请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再请
4、代表汇报)?”师生概括:“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那么,正方体又具有哪些特征呢(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几个方面分析、归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作迁移铺垫。同时,利用图形的变形,巧妙地设计了“当长、宽、高都相等时,它还是长方体吗”这一问题情境,再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进而揭示正方体的概念,认识其特征。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演示抽象,形象
5、直观 许多数学知识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事倍功半,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就能够很好地将知识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时,如“树上有4只小鸟,一会儿又飞来了3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通过课件生动的画面,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树上有4只小鸟,又依次飞来了3只小鸟”3。学生很快列出算式:4+3=7(只),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把“4+3=7”整个思维过程形象地显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从小鸟依
6、次飞来的动态形象中,帮助学生进行“加法”思维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模拟场景,还原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在现时的教学中,往往没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来让学生运用现实中的生活材料,于是很多时候不能够使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但是如果使用电脑模拟“场景”,还原或虚拟真实生活,就能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视野。例如,在教学“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时,学生对解决问题感觉到很难,无从下手。教师用课
7、件出示运动会――接力赛场景,给出问题:接力赛跑每组4人,每人跑两圈,每圈200米,全组同学共跑多少米?然后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梳理思路,学生汇报,开展练习的程序有条不絮地进行,很快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我们仅仅重视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内部的具体操作,就无法真正领会其作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
8、学过程出发,正确选择应用好多媒体课件,使之为数学教学服务。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