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

ID:24847715

大小:230.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_第1页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_第2页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_第3页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_第4页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论引导方式-“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舆论引导方式,期待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问卷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国际传媒的日益发达,当今世界所呈现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来源多,传播渠道多,信息庞杂多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观念日趋多样化。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新闻传媒如何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舆论,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研究”,通过对新闻业内人士的问卷调查,以了解目前新闻理论界、实务界对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看法意见,透过业内人士的专业视

2、角体察人们对舆论引导的新要求、新变化,以便更好地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鉴于舆论引导方式研究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关注此问题的主要是新闻业内人士,所以本次调查也集中在新闻界。受调查者分为两个组群,一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以下简称“师生组”),一是传媒从业者(以下简称“媒体组”)。师生组既属业内人士,同时也是媒体的受众,他们的观察相对更加冷静、理性,既提供了一些专业意见,也反馈了引导的效果。而媒体人员处于实践一线,具体操作经验丰富,对现实脉动的体察更敏感、直接、务实。通过比较、分析两组调查群体的共性与差异,也有助于廓清新闻界自身对舆论引导现状和方式

3、的认识、反思。  囿于条件,本次调查“师生组”涵盖了上海地区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媒体组”调查对象则选取了京、沪、浙三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以及其他新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包括了部分宣传部门的管理者。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10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师生组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4份;媒体组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2份。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500份:师生组350份,占总量的70%,媒体组150份,占总量的30%,进行统计分析。  对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受访者对舆论引导的基

4、本态度”这个问题时,500份问卷中,共有296份问卷选择“认同”态度,占到59.2%;84份问卷持“反感”态度,占16.8%;另有120份问卷持“无所谓”态度,占24%(见下表)。总体来说,人们对于舆论引导的基本态度是认同的,但也有部分人持反感态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师生组对舆论引导的认同度大大低于媒体组,由于他们具有受众和研究者双重身份,这样的认识差异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说明较为理性的受众对舆论引导依然存在较多抵触和困惑情绪,这正体现出改革舆论引导方式的必要性。    对于“在目前日益开放的社会中,信息爆炸,鱼龙混杂,所以舆论引导更有存在的必要

5、”这样一种观点,认同者的总比例达到了67.00%;而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只占13.2%。这说明在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人们普遍感到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我们还了解了传媒专业人士对舆论引导主体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人员中,认为“任何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进行舆论引导的个人或者团体”的比例最高、“政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随后(见下表)。这说明在新闻界,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比两组的差异可看到,师生组更重视政府宣传部门的作用;而媒体组则更重视自身作用的发挥。可以认为,学界偏重于制度安排对舆论引导的作用和影响,而业界则看重自

6、身在实践一线的主体地位。另外,调查也表明,在引导舆论方面力度越来越大、操作过程相对隐蔽的“企业公关部门”,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舆论引导成功的要素   在关于舆论引导成功的6个要素中,师生组选择“掌握主动,适时公开”的最多,占到了48.57%,而媒体组认同“含蓄适量,潜移默化”的最多,占到了67.33%。两组人员都对“树立典型、宣传造势”认同率最低(见下表)。  在回答“作为一名受众,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您更倾向于信任谁”的问题时,两组人员选择结果的排序相同,分别是“事件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专家学者”、“官方新闻发言人”、

7、“记者、编辑或主持人”、“其他”(见下表)。这组数据提醒我们,在舆论引导中尽量充分展示当事人的声音,是达成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官方新闻发言人”的信任率不高,说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发言人的亲和力、公信力水平还须提升。另外,两组人员对媒体从业者的信任率都较低,这既体现了业界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反思精神,也说明我们媒体的公信力有待提高。  在对“你认为最具公信力的媒介是什么”的回答中,两组人员的意见出现了小小的分歧(见下表)。在师生组中,电视的可信度最高,这可能与电视“眼见为实”的媒介特质以及当前所处的传播强势地位有关。而在媒体组中

8、,党报的可信度最高。这反映了当前对党报公信力的理解,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这将直接影响其舆论引导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发现,新闻网站越来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