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ID:24846695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_第1页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_第2页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_第3页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陈爱梅(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安徽铜陵244000)【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5例,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并观察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变化。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给予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心理护理能更好的调整患者的精祌状态,减小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可能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50-0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牛.长,他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牛.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这一点在恶性肿瘤尤其明显[1]。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

3、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2-3]。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环境与行为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给予恶性肿瘤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达到稳定病人情绪、缓解痛苦感受、激发心理潜能和促进全面康复的效果。木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

4、人作为研宄对象,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统计。苏中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5.8±2.9)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5±3.2)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可比性。1.2方法本院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加之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访谈方式进行,结合放松行为训练。一周两次,每次30min,4〜6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主要内容包

5、括:其一、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倾听患者诉说各种病症,让患者心理情绪得到缓解;其二、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教育和情感交流,宣讲有关病情的信息及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其三、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治疗环境,避免患者产生孤单寂寞的心理,让患者感受到旁人的关心、特贴,减少患者受到不良刺激的可能性;其四、对于焦虑和抑郁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实现缓解患者情绪紧张的B的;其五、让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多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了解,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

6、理,行t检验,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右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2所示。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1.讨论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4】。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冇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5-6]。焦虑和抑郁都会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饮食及睡眠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病情产生恶化

7、,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疾病的转归。所以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就具冇十分重要的价值[7]。本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苏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之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认知适应能力,调整了医患关系,进而冇效的缓解了患者心理的负担,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治疗,最终患者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o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胡如英,潘劲,陆凤

8、等.糖代谢水平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759-763.[2】王文荣,耿翠红,袁成等.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