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44622
大小:12.70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16
《期末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植物的生长过程期末复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点一§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能CO2+H2O(CH2O)+O2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复习点二§★根据需光与否,光合作用分两个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一)原初反应光反应(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三)光合碳同化暗反应一、光反应过程※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条件:光(一)原初反应1.概念:原初反应是指叶绿体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它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叶绿体结构2.叶绿体色素的分类(1)反应中心色素作用:捕获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叶绿素a(2)聚光色素(又称天线色素)
2、作用:吸收、传递光能——绝大多数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3.反应中心的基本组成成分v⑴一个中心色素分子或称原初电子供体(P)v⑵一个原初电子受体(A)v⑶一个次级电子供体(D)聚光色素光系统合统单光系DPA位反应中心DPADP*A反应中心反应中心D+PA-DP+A-反应中心反应中心3.水的光解和放氧光H2O2H++2e-+1/2O2叶绿体4.氧化型辅酶Ⅱ(NADP+)转变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2e-+2HNADPH+H+(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1.光系统⑴光系统Ⅰ(PSⅠ):吸收长波光(700nm)⑵光系统Ⅱ(PSⅡ):吸收短波红光(680nm)2
3、.光合链定义: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3.光合磷酸化⑴定义:利用光所激发的高能电子释放出的能量,推动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为三磷酸腺苷(ATP)的过程⑵反应式光、酶ADP+PiATP叶绿素聚光色素光系统合单统光系位水的eD+PA-NADP+HO光H解+2反应中心ADPNADPH+H+同ATP化力二、光合碳同化(暗反应,又简称碳同化)※定义:指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固定CO2并转化为有机物质,使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条件:酶(有光无光都可)※场所:叶绿体的基质※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
4、C3途径、C4途径1.C3途径——卡尔文循环v⑴定义:二氧化碳被固定形成的最初产物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称为C3途径v⑵CO2的受体:一种戊糖(二磷酸核酮糖,RuBP)v⑶C3植物:经C3途径进行CO2同化的植物v如:小麦、烟草、棉花、大豆等大部分农作物和几乎所有的蔬菜、木本植物⒉C4途径v⑴定义:某些植物中CO2被固定后形成最初产物是草酰乙酸等含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的途径v⑵CO2受体:叶肉细胞胞质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v⑶C4植物:按C4途径固定CO2的植物如源于热带的植物,甘蔗、玉米等v⑷意义:PEP有很高的CO2亲和力,在大气CO2浓度很低的情况,都可以将CO2固定下来,从
5、而提高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对CO2利用率。光合作用过程回顾思考:为什么植物叶子通常是绿色?到了秋季枫叶为什么会变红?知识准备叶绿体中的色素§复习点三§呼吸作用的概念、场所及反应类型有机物概念:指生活细胞内的,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成简单物质,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过程。场所:线粒体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复习点四§(一)有氧呼吸1.概念:指生活细胞利用O2,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释放CO2,同时将O2还原为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2.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2870Kj3.在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
6、主要形式(二)无氧呼吸⒈概念: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⒉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226kj(酒精酵)C6H12O62CH3CHOHCOOH+197kj(乳酸酵)〖知识运用〗v⒈为什么有的植物在水涝时间长了会死亡呢?为什么夏天淹水比冬天危害大?v原因:夏天温度较冬天高,无氧呼吸的呼吸强度更大,所以危害也就越大。〖知识运用〗⒉贮存粮食前为什么要晒干?⒊为什么要经常给植物松土?⒋为什么堆放的萌发种子会发热?§复习点五§一、糖酵解(EMP)1、概念己糖在细胞质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过脱氢而氧化,逐步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2、糖
7、酵解的特点(1)发生部位:细胞质(2)对氧气的需求:不需要氧气参与(3)物质转换:1molG→2mol丙酮酸(4)能量转换:1molG→2molATP和2molNADH+H+(5)在呼吸作用中的地位:普遍存在生物体中,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经历的共同途径二、三羧酸循环(TCA)1、概念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最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⑴发生部位:线粒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