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33584
大小:69.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6
《高中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个案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个案探究【摘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校本课程走过了探索阶段,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辅助学习方式。校本课程正逐步进入发展的深水区,文中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校本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五个环节对目前的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关键词】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个案研究-、引言2001年6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
2、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的本位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自主进行开发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它是课程管理权限再分配的结果。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开发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即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
3、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开设校本课程既是为了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程的开发、实施、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和完善者。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理论的提升,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素质,例如行动研究的能力、反思总结的能力、理论提升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编制的能力等;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中期开发和后期实施的工作,例如学习者特征分析、课程需求分析、知识体系的梳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课程评价与完善等。校本课程开发在对教师素质提出要求的同时,对教师本身的发展也提供了机遇。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拓展知识体系、转变思想观念,还可以实现自我发展、增加职业成就感。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还可以部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开设如雨后春夢,部分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已有四五年的经验,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开设情况如何?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中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为此笔者对北京市第七中学高二年级物理教研组李杰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二、个案呈现北京市第七中学开
5、设校本课程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开设原因:一是为了突出办学特色,二是北京市教委顺应课程改革要求的规定。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开设一门校本课程,开设科目自拟,限于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选修,选修人数迗到学校规定便可以开课。李杰老师是高二年级的物理老师,由于学校之前购进了与物理实验有关的器材,因此他开设了一门物理实验课的校本课程。据李老师介绍,这门课主要是带领学生对物理书本上涉及的实验进行模拟重现。根据对李老师的访谈,笔者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前期准备、开发过程、实施和评价五个方面对访谈的结果进行了整理。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李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教师能力,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清晰;二是对开发校本课程所需进行的具体工作不清晰,只是把它当作学校安排下来的一项任务。2.校本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基于教师的自愿,但是学校在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上采取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策略,虽然学校充分尊重了教师自主选择开发课程的权利,但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消极应对的情景。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筒单地开发序列化教学活动、选修课,而是教师教学经验的升华再创造,它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素质和技能,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个系统性
7、的工程,前期在于对学生特征的分析以保证所开发的课程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对所要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以进行资源的选择和设计。可以说对学生特征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但是实际开发过程中李老师在这两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另外,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单独的纯个人活动,它涉及与学校关系的处理、学校现有条件和资源等方面。1.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是科学的,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课程反对经验主义。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因此,课程的设计不能从成人的眼光出发,课程必须回归儿童世界,而且课程要能够适应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二是指课程的开发是需要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