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3151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 就一篇文章而言,其形式是由一个个语言文字符号所构成的,思想内容便透过这一个个的文字符号投射出来。正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一篇文章无论情节如何离奇,结构如何精巧,说理如何深刻,思想内容如何丰富,总离不开其物质外壳――语言文字。透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我们或者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或者可以看到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或者可以体会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或者可以感悟人生真谛的精髓之所在。要让学生体味到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底蕴,必须透过语言符号,运用形象思维,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理解,再现艺
2、术形象,使之动情,融入意境,获得美感,受到陶冶。 语文教师的重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叶圣陶告诫语文教师:“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经反复玩味课文,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又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拓展阅读理解的基础4 人,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其理解能力总是呈阶梯性上升趋势的。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除自身心智发展规律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受知识积累
3、多少和知识面宽窄的影响。知识积累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一个知识匮乏,见识捉襟见肘的人,不可能有多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务必引导学生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良好习惯,多读多记多背,一句话先“拿来“,先把知识积累起来,不断充实储备,不断扩大视野,不断拓宽知识面。教学中,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札记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长廊、网络等有利条件,广泛涉猎、博采众收,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和整理。知识积累多了,阅读理解时自然就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用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所
4、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君不见,凡是平常喜欢翻阅报章杂志、喜欢博览群书的同学,应考时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其速度、其质量大都胜人一筹。所以,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二、强化诵读,反复玩味理解的有效捷径 关于读书,南宋时的朱熹告诉说:“大抵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毫无置疑,读书的第一要旨就是诵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韵味。不同的字音、不同的语气,自然会产生出不同的意思和效果。熟读而精思,是朱子读书方法的精要所在,书读得越熟,就越
5、能透彻地理解。“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古人读书有许多传世遗风:读到深处则废寝忘食,读到精处则摇头晃脑,书中之要义真义便在这摇头晃脑中豁然领悟。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促使学生做到: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遇有文字障碍则勤查字典,遇有精彩之处则反复赏玩,以真正达到初读略解大意,细读融会贯通之目的。4 三、联系语境,仔细理解,增强理解能力的关键 中国文化的根最终是扎在汉字上。汉字的最大特点是字形藏意,字音通理。所以,人们一言以蔽之曰:咬文文有味,嚼字字含香。汉字汉语
6、表意又之丰富,要能准确咬嚼出一个字一个词的味和香来,务必置之于特定语境之中去考查,揣摩其基本义,揣摩其附加义,揣摩其色彩情味,揣摩其修辞效果。 四、运用联想和想像,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 写作一篇文章,自然离不开联想和想像,特别是散文。不联想、不想像,行文思路则放不开。而理解文章则属于再创造活动,不联想和想像,无法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不能透彻体味出作品的底蕴。白居易有言曰:“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是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时自然应该与其时代联系起来。此外,把握作者的思想也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一环。还是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
7、,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表现的是作者作为民主战士对大革命失败的忧虑及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如果离开了时代生活,离开了作者的思想,那是很难理解把握住这一点的。又如他的散文名篇《绿》,因格调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作者思想不同,所以作者满眼是梅雨潭那醉人的绿,从而揭示“绿”的真正内涵――生命的本色,作者由对“绿”的惊喜发现流露出热爱生命、赞美生活的浓烈感情。倘若离开了想像和联想,离开了作者的思想,那是无法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底蕴的。4 总之,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紧紧扣住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具备好阅
8、读理解的相关条件,遵循阅读理解的自身规律,透过表层的语言文字,看到深层隐含的文化信息,体味其中意味深长的文章底蕴和作者情感,真正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教学中,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