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

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

ID:24815552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_第3页
资源描述:

《甲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钴胺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甲钴胺的药理作用甲钴胺为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为活性维生素B12,别名为甲基维生素B12。甲钴胺可促进神经内核酸、蛋白、脂质代谢,从而促进DNA、RNA的合成,且能促进髓鞘的主要构成脂质卵磷脂的合成,加快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组织传递及代谢障碍。此外该药还具有抑制神经组织异常兴奋传导的作用。目前,作为药物的维生素B12主要有氰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前两种维生素B12在人体内没有生物活性;后两种辅酶型维生素B12已经实现人工合成,为周围神经

2、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在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方面,腺苷钴胺必须先转化为甲钴胺才能作为辅酶参与一碳单位循环。甲钴胺穴封加微波热疗治疗周围性面瘫面瘫常常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表现明显的是口角歪斜,不能蹙额和闭目,进食时有液体从口角外流,鼓腮时漏气,不伴有咀嚼运动、言语功能、味觉和视觉等功能的障碍,在使用激素、血管扩张剂、维生素B族的基础上,在翳风穴加用甲钻胺穴位注射,对面瘫的康复起主导作用。由于面神经自垂直段出茎乳孔后,在茎突外侧向外前走行进入腮部,主干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支,均司面部表情肌群,用甲钴胺

3、在该部位(翳风穴)封闭对面神经高浓度渗透,有营养面神经的作用。患侧耳道内用微波理疗探头行热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以营养面神经,加快面神经水肿的消退。面瘫系因风寒侵袭面部阳明经络,针刺翳风穴可能有疏散风邪之效,甲钴胺在翳风穴封闭,既可增加局部神经营养,又迖到针刺疏散风邪的目的。主要因素在于甲钻胺针对神经的营养,微波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且针刺翳风穴有袪风散寒的作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人在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甲钴胺

4、1mg加生理盐水5ml静脉推注,每曰1次;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共用10天:后改为口服甲钴胺1片,每日3次;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共用20天。30天为1个疗程。用甲钴胺和复方丹参能够明显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甲钴胺与其他维生素B12制剂相比,在神经组织中的传递性好:生物化学上,通过甲基转化反应可促进核酸、蛋白、脂质代谢;药理学上,可修复被损伤的神经组织。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降香,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黏滞度、扩血管作用,从

5、而改善周围神经的微循环,迗到治疗的目的。神经缝合口局部持续给药能加速神经再生神经缝合后,应用手术后镇痛常用的弹力输液泵(液囊容积为50ml或100ml),将10〜20支(0.5mg/支)的甲钴胺用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或100ml后注入栗内,将泵的延长管输出端口置于神经缝合口处,另一端通过伤口或另做切口引出与泵相接。术后设定输出量为0.5〜1.0ml/h,持续给药24〜72小时后拔除给药管。患者神经缝合口局部持续应用甲钴胺后切口均I期愈合,周围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及病性硬结、皮疹或头痛、发热等表

6、现。术后痛温觉、两点辨别觉及肌力恢复较快较好,Tinel征监测显示神经再生的速度约0.9〜2.0mm/d,平均1.2腿/d。肌电显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较快。甲钴胺持续局部给药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避免全身大剂量给予甲钴胺,有助于简化治疗方案及提高疗效,临床及肌电图检测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并且无不良反应,减少了全身大剂量给予甲钴胺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研究证实该方法是促周围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与其加快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组织传递及代谢障碍,改善微循环和神

7、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等作用密切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