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10447
大小:6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5
《孝乃德教之本(王老师的教学总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孝乃德教之本(王老师的教学总结)[孝乃德教之本(王老师的教学总结)]孝乃德教之本《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孝乃德教之本(王老师的教学总结)。而教学之径,顾名思义乃师者教之,从者学之。何谓教?教从孝从文。孝者,子承老形,言以下承上,善继父之志,善续父之事,如《论语》所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儒家文化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其核心为仁,而立仁之本乃是孝,正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可见孝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孝的重要性从学文的内容中亦可以观
2、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可见学文的前提是孝,学文的基础亦是孝,因此教伊始于孝,这也正如孔子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的本来目的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是教人明了人与其心的关系,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至当下,教书育人的师者们,舍本逐末,只顾教书而忽视了育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接受的多是知识技能的培训,伦理道德观念的养成却几近荒芜。这一现象怎不值得我们深思!教师
3、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二字主要是指从精神层面上对人类加以塑造,把人培养成道德高尚、胸怀宽广的人,而非仅教人成为用知识武装自己去追逐物欲的享乐与满足的人,那与动物何异?何况人如果不通过读书以明理,必将莫名其妙地来,无可奈何地生,稀里糊涂地死。这样的老师被敬师的世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不有愧!从教两年,谈不上经验,但有些心得体会写出来想与同仁们共同分享。即是如何教会孩子们做个如法的好人。这首先要从我做起,从孝做起。恰值母亲节来临之际,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呢,利用一节作文课我给同学们讲了如下的事情:有机缘我听到了几场企业家论坛的讲座,这些知名的企业家、
4、学者、记者、演员们的报告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共同在做的即是力行《弟子规》,而《弟子规》的开篇即是首孝悌,做报告的老师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中几个老师共同提到了给父母洗脚的行动。长这么大,我也从未给父母洗过脚,听过报告之后我感动不已,心潮澎湃,当即决定晚上也给爸爸、妈妈洗脚。当我打来温水,蹲下身子要给妈妈洗脚的刹那,看到妈妈皲裂的后脚跟、粗糙的脚面,我泪如雨下。这么多年在父母的羽翼下我茁壮成长,整天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对年迈体衰的父母我却关心颇少,很少注意父母的些许变化,做女儿的不孝啊,工作总结《孝乃德教之本(王老师的教学总结)》(..)。那一刻妈
5、妈也哭了,她执意不让我洗,我知道那是心疼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后来我还是给爸爸妈妈洗脚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行孝道的真谛,行孝并非是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行孝应从点滴做起,以恭敬心、真诚心去侍奉双亲,这才是真孝、大孝。讲过我的经历之后,我也给同学们布置了作文,题目是《第一次给爸爸或妈妈洗脚》。让同学们先做然后再写,这次的作文同学们写的非常感人,可谓催人泪下。我从中找出几篇优秀的作文在讲评时读给同学们听,在场的学生落泪的有很多。接着我把大家写好的作文,装入信封,让同学们分别寄给自己的父母,一些家长打电话告诉我,他们的孩子自从给父母洗过脚之后有了很
6、大的变化,和父母说话不再粗声粗气了,学习上不用父母督促而知道发奋努力了。可见,孝道不远人,只是很多从教者没有及时行教而已。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孝道精神的养成要从小做起,越早越好。有一件事情很让我感动,写在这里对从教的同行们或许是个借鉴。一次给6岁的女儿播放中华德育故事的动画片,其中有一个叫黄香的小朋友,他从小无母,看到父亲整日操劳,小黄香很是心疼,于是他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几千年来千千万万的读者。冬天来了,家里没有取暖设备,他就先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暖热,再让爸爸睡;夏天到了,没有制冷设备,他就用
7、扇子把席子扇凉了,再让爸爸睡觉。这个故事在我教女儿背诵《三字经》时也曾提到过,香九龄,能温席子,孝于亲,所当执,所以女儿记得很牢,在看动画片时她没说什么,我也没何解释。可过后一天的晚上,我在洗衣服,女儿帮我折好衣服后,自己拿把小扇子在床边扇啊扇,等我过来她让我坐到床上,问我凉吗,我才知道她学黄香的样子在给我扇席子呢,这时的她已大汗淋漓。那一刻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说:妈妈要向你学习,也给姥姥扇席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教育得法,天下岂会有不孝的儿女。对学生孝道精神的养成,我采用的多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如今的学生们对西方的节日很是情有独钟,记得第一
8、年工作时,感恩节那天收到了几个同学发来的短信,那时刚刚工作,也没想到要利用这个节日好好教育孩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