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6785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附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附1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10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共开展的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结果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通过钻孔引流术治疗,无1例复发,效果满意。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效果佳,但术中必须注意细节的处理,方能确保疗效。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我院2004年9月~2010年8月共对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通过恰当的处理无一例复发,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123例,女27例,年龄43~81岁,平均62岁;血肿类
2、型:单侧135例,双侧15例,单纯额叶6例,额颞顶枕叶144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02例,无明确头部外伤史48例。常见的临床表现:缓慢地进行性加重头痛146例,合并呕吐88例,大小便失禁40例,单侧或双侧进行性肌力下降50例,口角歪斜15例,失语者10例,精神异常4例。头颅CT检查:颅骨内板下月牙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单侧或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对侧移位或不移位。1.2手术方法单侧或双侧钻孔引流术。所有患者均选择局麻或加用基础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根据CT检查结果选择血肿最厚的层面确定钻孔的位置,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切开头皮3cm直达颅骨,如
3、无搏动性出血无需电凝止血,头皮撑开器撑开,电动自停开颅钻钻孔约1cm大小,板障出血用骨蜡止血,选择十号导尿管剪除前端,并于近前端0.5cm处剪一小侧孔备用,硬膜使用双极电凝烧灼炭化,十字切开硬膜,用小血管钳撑开硬膜并放出部分血液,将导尿管前端放入血肿腔,从皮肤切口直接引出并妥善固定,同时间断缝合头皮全层,无菌敷料包扎,导尿管远端接无菌引流袋。如两侧者则选择血肿量多的一侧施术,避免因脑组织移位发生脑疝的危险,或导致对侧血肿量的增加。(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1.3术后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补液2000ml左右,如患者清醒第二天即可进食,采用头低足高位,根据CT复
4、查结果3天左右即可拔出引流管,无需补液,采用半靠位。1.4结果无一例复发。2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硬脑膜下的血肿形成已有3~4周并有包膜者,血肿可呈液态或固态,以前者为多。它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血肿形成的机制是:患者的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凝血机制障碍及包膜内层围绕血肿处受血肿炎性刺激新生不成熟的毛细血管继续渗出形成血肿,血肿包膜外层不断纤维化,使血肿不断扩大,故血肿多为不凝固的陈旧性血液。钻孔冲洗引流术目前认为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甚至是标准治疗方法。它也存在并发症,如脑内血肿、癫痫、
5、气颅、硬膜外血肿术后血肿复发、头皮感染[1-4]。本人对1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使用上述手术方法治愈,体会如下:①应充分肯定皮下内引流效果,术中尽量减少电凝头皮的出血点,以利头皮的充分吸收,也可以缝扎达到止血目的。②对于颅骨板障出血一定要使用骨蜡封闭严密止血。③选择颅骨钻孔部位应尽量避开脑膜中动脉主干分布区域。④对于颅骨钻孔时切忌使用暴力,导致不必要的副损伤。⑤烧灼硬脑膜时尽量达炭化,十字切开时勿超过烧灼区域,撑开时动作轻柔防止术后出血,影响效果。⑥建议选择内径稍粗且弹性较好的引流管,插入颅骨内板下0.5cm已足够,固定稳妥防止滑出。⑦术中不必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及置
6、换血肿,可能存在血肿扩大的危险及颅内感染的危险,也未见拔管时间延长。⑧引流袋放置时很重要,应选择仰卧时耳屏为基线,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引流袋的内管高度在基线上7~20cm,最高不超过20cm[5],防止进入空气、引流过量,同时达到排出空气的目的。⑨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多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体质差,术后需注意防止并发症。⑩血肿腔残余液体量与脑萎缩严重程度有关,不强求引流彻底,应及早拔出引流管,防止增加感染的危险。⑾术后适当补液及拔管以前采取头低足高位对于脑组织复张及血肿引流有一定效果。[1]周良辅.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7、236.[2]王忠诚.神经外[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336-338.[3]程化坤,高宏伟,青松文,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机理的电镜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3:81.[4]周跃,颜艾.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315.[5]段国升,朱诚,等.神经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