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

ID:2474786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_第1页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_第2页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    磁小赵慧娟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解读———深究———理解,对于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只有教师把握、理解了教材,学生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数学教师应如何比较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通常是做到:    一、通读教材,系统归类,全面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和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    首先通读教材,把教材

2、内容按知识体系再进行归纳,实现把课本变薄。    其次对于要准确定位并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须把本节课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清楚了解本册书内容及前后单元间的联系、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对一节课在单元、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心中有数,实现目标“定位准确、不越位、不缺位”。    二、深入解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    在清楚每节课在单元和整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后,第二步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集中精力备好每一节课,解读其知识内容,弄清编排意图。具体做到“两看四找”,即一看本课时教材安排了哪些知识点,二看知识点间的关系,也就是教材中所提供的明线。(

3、..)    “四找”即一找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即提供给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信息。教材中用不同形式把这种新旧知识的交叉点提供给了我们。二找“重点”,重点是新知识的主体部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一堂课的灵魂,体现在教材的呈现上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找难点。所谓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四找训练点。训练点即根据新知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三、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对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理解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根据实际灵活变通教材中的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

4、学生发展的素材,但注意的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总之,要较为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既要通晓教材全面了解知识底数,又要钻进教材之中研思解读,还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