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1687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一“课”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课”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课堂不再是死板的,而是成了学生展现风采、体验快乐、获得成功、发展自我的大舞台。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某些课堂过于追求教学改革的“形”,使语文课堂拥有一些纤丽浮华的敷饰,出现令人尴尬的“轻重”现象,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阅读,轻读书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某些老师片面追求课堂容量的最大化,往往以快速的
2、默读代替读书。即使有时自由朗读,提出读出声音的要求,也只是象征性地留点时间,自欺欺人罢了。 如何让课堂“响亮”起来?我认为,对于比较文字语言比较优美的课文,可毫不吝惜地全文朗读。比如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春天的红花绿草、勃勃生机;对于能够体现人物性格或作者情感的段落,可以选择性朗读。比如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文中对外祖母的描写形象生动而且饱含情感,通过读体会“我”与外祖母之间的浓浓深情;对于需要背诵的经典文字,可以反复诵读。尤其是古代诗词、文言文,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内化。总之
3、,希望学生真正做到重视文本,让学生的心灵浸染墨韵书香,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我们要让课堂“想读就读,要读得响亮”。5 二、重活动,轻思考 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发展”。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采用了这种新鲜的“活动式”的教学形式。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活动式”教学的理念、操作规程,往往刚引导学生从表面肤浅地了解了课
4、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结果变成学生相互间的东拉西扯;按内容表演,在对内容浅层次的理解基础上呈现出的往往是拙劣的丑态;课程整合,使得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上成了政治课、生物课等,完全不着调……这样都会导致课堂的虚假繁荣,而热闹之余学生收获甚微。 如何避免这种虚假繁荣?我觉得教师除了要围绕课文的“神”适度地安排课堂的“形”外,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空间。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试着多培养学生静静倾听的习惯,而不是听了半句话就蹦得三尺高;我们可以通过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他们静静思考的意识,
5、而不是不着边际地讨论。让课堂多几分安静,少几分盲目追随,多几分潜心学习,少几分浮躁喧嚣。安静,并不意味着沉寂,并不意味着凝固。安静之中,释放更持久的活力。 我们要让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重说话,轻动笔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和活跃,为了体现课堂的人文意识,某些语文老师把“倾听”5学生的心声放在了首位,而在实际效果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培养学生的勇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听课的目的。但随之“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也在潜滋暗长,如此的堂课自然变成了茶馆,笔被永远地冷藏于笔袋中。课堂上笔头的
6、“懈怠”,促成了学生的“出口千言,下笔无语”。 如何让学生的笔“勤”起来?首先要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渗透在学生心中,对于文中的字词句,老师应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圈点勾画的习惯。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勾画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等,通过长期的提醒,习惯的养成就水到渠成了。其次,对于课文中词句段落的写法,老师可以趁热打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法,并在课上练笔,将作文的教学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第三,对于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词句或可以引发学生更多思考的问题,老师可让学生在课堂发言之余,留待课
7、后进一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 我们要让学生“下笔如有神”。 四、重人文,轻工具 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目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老师们纷纷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重视人文精神,小课文往往被扣上大帽子。相伴随的就是弱化语文工具性的倾向,语文文本的解读受到冷遇,“双基”教学被打入冷宫。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语文课堂越来越像思想品德或政治课。 如何牢牢抓住“双基”教学?“双基”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我觉得“双基”5教学的模式不能一成不变。比如说字词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灌输:抄词不必固定抄
8、哪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字词抄。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可以集体检查默写;可以个别板演,大家纠错;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抽查,等等。这样既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可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我们要让学生“基础的地盘,我做主”。 五、重应试,轻文学 受升学率指挥棒的指引,语文课堂教学也掺杂了些许的功利色彩。似乎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考试取得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