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09231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6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WORD格式可编辑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011-11-0113:37:01矿工街小学作者:田凤娟浏览:572次我要评论(0)字号:T|T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对21世纪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我们应该考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及数学教学内容,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一些过去只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学习内容,用生动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或虚拟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视、听、触、想等方式,获取数学学习信息,还学生一个生动、具体、奇妙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创造数学。同时,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动态性、现实性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以它本身的独特魅力,正逐步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数学。 “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原始动力。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的产生总是需要一定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直观形象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自疑问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是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实现的,因而,在数学课的开始,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笔者采用故事导入,用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有一天,猴妈妈上山摘桃子,看到又红又大的桃子,猴妈妈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它想,这回我的两个小宝宝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了。猴妈妈摘了满满的一筐桃子,高高兴兴的下山了。可是刚走到半山腰,猴妈妈数了数筐里的桃子又为难了,这8个桃子该怎么给两个小宝宝分哪?”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猴妈妈想办法来分一分吗?”同学们被故事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反映很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大家认为“平均分”最好。可见,教师运用多媒体色彩明快、生动有趣的画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引人入胜,成功的引入了新课。 2、创设应用情境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然而常规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教学却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能创设虚拟应用情境。例如: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多媒体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与顾客,进行“仿真”练习。这种让学生在虚拟的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花钱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学习“24时计时法”时,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只会运用普通计时法(不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教师应提出问题:“时钟一天走几圈”让学生去争论。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疑惑,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利用“情境仿真”,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获得对“24时计时法”问题的解决。运用多媒体创设数学应用的情境,主要是发挥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1、利用动态画面,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堂上运用变化的、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其它学科较为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而教学重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圆柱体沿高剪开,展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高就是长方形的宽。这样,就把一个抽象的曲面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降低了理解坡度,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得以有效突出,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双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数学学习信息不足,数学课堂上个别学生“吃不饱”。由于多媒体教学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训练密度大,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激发、引导、启迪、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评价反馈,使双基训练更扎实。体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在教学新知识后,设计以基本题为主,紧紧围绕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的尝试练习,可以使全体学生及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尝试练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和大屏幕进行展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的解答,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反馈。在尝试练习之后,我们设计以变式题、综合题为主的深化发展练习,用于防止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综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练习感到新鲜有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富有激情,加大了练习密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并且真正做到了让“优生吃的饱,差生吃的好”,保底而不“封顶”。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如果不会思维,就会感到迷惑,其他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发挥和发展。数学作为一种培养思维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实践表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大量的直观材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动态演示的功能,依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把数学中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转化达到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可设计一个动态的教学程序。先请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得出长方形分别有两条相等的长和宽。由于学生认知的差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马上得出这一结论,此时可利用多媒体的闪烁功能,分别在两条“长”和“宽”处连续闪烁三下,启发学生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可用什么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会想出各种方法,这时,学生每汇报一种办法,计算机显示一种方法,这样使没有想到的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同时也可判断出哪种方法更简便,更合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而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密不可分,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再现,对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往往离开这些几何实体,而依赖于头脑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形象反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依赖于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依赖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过程中空间观念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难以想像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极限”思想。利用多媒体演示,先把一个圆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等分成8、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通过动态演示,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学生的想象有了坚实的基础,以此得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越来越显得潜力无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保证。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但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出现,都不是为了“代替什么”,即它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更不能代替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我们也绝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而将多媒体的功能片面的夸大。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积极地创新。在先进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起来,我们要恰如其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形象直观要适度,强化训练要适量,模拟演示要适当,发展思维要适时,媒体、教师、学生三者关系要适位。只有摆正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的极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让我们潜心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晓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973 更新时间:2007-9-10北京市海淀区前沙涧小学现在正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刻,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将人类推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时代支柱的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深深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推动着社会更快进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信息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地运用这些科学手段进行教学,那么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我们绝不能错误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多用这些手段就是一节好课,用滥了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 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应用题复习课想起来应该枯燥无味地。学生不喜欢一道一道地做,老师一道又一道地判,判完了讲,讲完了改,改完之后再练。学生烦,、老师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前设计了一个课件,利用课件上了一节课应用题的复习课,这个课件是根据我们三年级的实际情况做的,主题是“郊游。”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外游玩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喜欢。”我说:“玩可以,但是今天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你只有解决了它们,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走,并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怎么样愿意试试吗?”“愿意。”打开课件,大屏幕上图文并茂:前沙涧小学二年级组织学生郊游,由3名老师带队,其余学生站3行,每行10人,一共去了多少人?学生解答过关后,接下来郊游的队伍出发了,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景色,有花、有树、有小鸟、有蝴蝶、有山水等等,都是学生们既熟悉又喜欢的东西。这时让学生分组看图编题,让他们自主的学习、自由的编题、解答,只要对了不管简单还是复杂,不管加减还是乘除都给予表扬,这使得同学们兴致很高,自己编完题后,都忙着在小组里汇报,然后踊跃地举手向全班同学汇报它们组的编题情况,达到了既定目的。然后,又给了学生一个开放题:我说:“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同学们玩的特别高兴,大家边走边欣赏周围美丽的景物,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大家都饿了,这时咱们班同学看见了一个食品亭,大家都跑了过去,看到了(放课件)食品亭前小黑板上写着一些物品价格,汉堡包6元、巧克力10元、面包3元、香肠4元、矿泉水3元、冰袋1元,我们每人只有15元钱,请你设计一下自己的午餐吧!记住,合理搭配饮食才会有营养呀!”这道题一出现,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很快就设计了很多方案,然后,小组间又相互交流使方案更加合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应用题没少做,而且,又都是学生自己编的,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上了一节应用题复习课,大家都觉得特高兴,特有收获。可见,教学时适时、充分地运用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大。 二、 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易,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吸收。 学习钟表中时和分的关系,我做了一个课前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尽管学生每天都会无数次的看到钟表,但由于年龄关系能正确认识钟表的学生却极少,于是我决定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何变化、走了几时,这时再让学生说时和分的关系。学生就很容易地知道了1时=60分,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或听人告诉才知道的,使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三、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节省时间。 在教学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实物投影,它对于老师讲课也有很大帮助。例如: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在做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补充问题,我首先利用投影出示条件如下:菜地里有红萝卜200个、白萝卜180个,?我事先已经考虑了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1)红萝卜和白萝卜共有多少个?(2)红萝卜比白萝卜多多少个?(3)白萝卜比红萝卜少多少个?(4)白萝卜和红萝卜相差多少个?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然后,分别把这些问题分别打印成纸条留在上课时使用。果然,学生提出了这几个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我就拿出相应的问题条附在条件后面的直线上,使它和已知条件组合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然后,再让学生解答,解答完之后再提下一个问题再解答。这样比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再板书要节约时间,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在学科教学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方面,好处多,绝不仅仅是我所写的这些。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教学,带领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汲取无穷的营养。共有460人阅读过该文章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龙山 艾光涛类别:┊发布日期:2010-5-1813:07: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一系列重大变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角落,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一例外地广泛使用着计算机技术,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它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能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思想的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地运用这些科学手段进行教学,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多媒体教学更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人机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改进教学法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计算机CAI课件的鲜艳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所以在以观察实物中的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形状时,课件先显示一面色彩鲜艳的红领巾,再把它的三个角逐个闪动,最后把三个角同时闪动出来,告诉学生这些图形就叫做角。这样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渲染了气氛,优化了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对“角”这一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多种感官,有利于获取知识。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其功能是视听合一,交互结合,因此,它对人体感官的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要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做这样一个关于知识保持的实验:自己阅读的内容人们只能记住10%,自己听到的内容只能记住20%,自己看到的内容只能记住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却能记住50%,而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过的内容记住的却高达7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用自己的语言把听到又看到的表达出来。这是保护记忆持久的最佳途径。 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电脑软件是这样制作的: ⑴ ⑵ ⑶ 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图(1),思考讨论并说说平行四边形怎样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都知道首先要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电脑马上就显示出图(2);学生说到再平移小三角形或另一个梯形时,电脑根据学生所说的立即显示图(3),产生两种平移过程。这样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就理解得透彻,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即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即长方形的长,对有关知识掌握得也就更牢固,记忆也就更持久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节省时间。在教学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实物投影,它对于老师讲课也有很大帮助。例如: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在做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补充问题,我首先利用投影出示条件如下:菜地里有红萝卜200个、白萝卜180个,?我事先已经考虑了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1)红萝卜和白萝卜共有多少个?(2)红萝卜比白萝卜多多少个?(3)白萝卜比红萝卜少多少个?(4)白萝卜和红萝卜相差多少个?然后,分别把这些问题分别打印成纸条留在上课时使用。果然,学生提出了这几个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我就拿出相应的问题条附在条件后面的直线上,使它和已知条件组合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然后,再让学生解答,解答完之后再提下一个问题再解答。这样比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再板书要节约时间,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四、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了学习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我们就是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不是只送学生一块金子,而是教给学生点金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是其它任何辅助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观察、思维、想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它能在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理解、掌握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它能在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复杂,解题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思维过程,教会学生掌握找单位“1”的方法,写数量关系式的方法等,放手让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总结规律,从而形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 五、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还需到实践中去检验。数学知识正确与否,还需在实际中验证。现代信息技术CAI课件利用它的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使这一验证过程完成得更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是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三角形的或正方形的?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片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学生清楚地看到: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正方形转稳定程度有所改善,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认识》一节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长方体模型实物投影,让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具体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用8个接连柱和12条连接棒自己构造一个长方体。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维、互相讨论、共同切磋,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做出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并使用大批高质量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和思维过程融为一体,就一定能落实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终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显示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出具体、形象、直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鲜明事物的认知规律,挖掘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激趣导学功能,从而进行辅助性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展自主学习、启迪抽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激发带动学生学习最有利的工具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9的认识》时,在导课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了。今天世博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同时课件播放:他们陆续走进世博园(学生们情绪高涨,跟着数起来),一只豹子进去了,两只狼狗进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何白礼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把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全面地应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教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这一“思维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舞台”,使数学教学取得“效率高、印象深、氛围雅、感受新”的效应。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学过程,将产生出一种新型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和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主动、积极、有效的认知和发展的学习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去寻找不同的解法。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和5厘米小棒才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算法,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算法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效益。又如在教学“梯2形面积”时,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色彩、旋转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180度平移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屏幕上生动逼真地显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美的情境。这种氛围既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又利于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新知,激发求知欲,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合地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一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一位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而,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钟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小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练习十五第1题4幅图,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教学是否突出了“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使“过程”比传统教学展现充分。学生在快慢适宜、因人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教学“15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挂图来讲解,但它是静止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可以将课本上的“野生动物园”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飘来4朵白云,3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一位教师带着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游玩,1头大象从左边缓慢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方向走来;4只小鸟自由飞翔;草丛中5朵鲜花开放。然后画面定格,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并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学生很快地说出人和物各对应的数,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再如,教学“分类”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去商店购物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商店的物品为什么要分类放置,怎样分类放置,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整理冰箱”的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分类活动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分类理由,从而理解分类的思维方式,掌握分类的方法。为此,通过多媒体手段,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里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使能力的展现,学力的发展达到了最佳状态。真正使数学课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天地。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多媒体课件利用它的动画功能,可以解决其它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完“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动画效应,让学生随着动感一同体验正方形、椭圆形滚动的弊端以及圆形平稳滚动的效果,从而验证为什么运输工具的轮子总是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同时让学生在圆形滚动的感觉中来理解轴要装在圆心上的原因既同圆半径相等。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解释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符合的原因。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参考文献: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王知非等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李瑞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作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半月刊,2000.10.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