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0497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初探 经过许多化学教师的实践证明,化学课的所有课型,从新课传授到复习巩固,从实验操作到练习课程都可应用。现在的许多公开课都在尝试“实验─探究”模式,但施教的课堂不够和谐,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实验探究的教学目标体现不明确,过程探究不充分,教师服务意识淡薄,实验管理薄弱等应是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化学探究课堂? 一、确定和谐的目标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2、更重要”,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就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目标是指实验的操作技能。传统教学主要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忽略了能力目标,这与教师观念中知识、技能等同于能力目标有关。实验探究目标,就是要把以上三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做实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比如,《氯水的性质和成分》的“活动与探究”中,Cl2分子、H2O分子、H+离子Cl-离子存在与否的基本原理,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5 如何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的过程,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吗?会有怎样的反
3、应发生? 如何提出假设――(1)假设Cl2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2)假设Cl2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可能会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次氯酸的存在又如何排除? 新问题――氯水中哪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和谐课堂就能顺利开展,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得到提高,课程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落实。 二、注重过程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一般按“实验、问题、讨论、结论”或“问题、讨论、实验、结论”的程序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苏教版新
4、课程教材在“活动与探究”中研究《碳酸钠的性质》,采用的就是前一种过程;而《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采用的则主要是后一种过程。 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更合适,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如,上述《氯水的性质和成分》的探究可依据上述问题和假设,依次指导学生进行如下: 探究1,氯水中有无Cl- 方案1,氯水与硝酸银(酸化)溶液反应 现象1,有白色沉淀生成5 结论1,氯水中有Cl-,假设二成立; 探究2,氯水中有无H+ 方案2,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2,溶液无变红 结论2,氯水中没有H+,假设二不成立。 评价,是猜想不正确?是操作不规范?是方案不
5、合理?再探究: 方案3,在石蕊试液中加氯水 现象3,先变红后褪色 结论3,氯水中有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假设二成立,氯水中有H+存在。 事实上,探究的目的越简约,限制越少,学生越会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有的方案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料,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标新立异。学生的设想有对有错、有简有繁,但那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象“淘金者”那样耐心细致地去披沙拣金,珍惜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只要可行就应充分肯定。――注意这些“火花”正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得素材。创设问题情景,诱思导学,坚持学生是主体,是能动的学习者,相信学生具有无
6、限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过程才是和谐课堂的核心,才是新理念下学生观的真谛。 3、做好教师的服务 传统的“教师中心论”5反映到实验探究中来,是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探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前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使学生成了教师教鞭下的“陀螺”,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行业,“教”要服从于“学”,“教”要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必然要求教师要从“权威”、“主宰”的
7、神坛走下来,要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已的行为,找到自己的位置。 根据新课程精神,教师在实验探究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参与,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真正把教师由探究教学的管理者、监督者变成实验探究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促进者,教师要不断提供信息、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疑难或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