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

ID:24686998

大小:71.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_第1页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_第2页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_第3页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_第4页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爆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事件[1]。近年来,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危害社会安定。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愈显迫切。国内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研究丰富,而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群体,研究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论述有待丰富。本文以高校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1.高校突发公

2、共卫生事件主要类型及特征主要类型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传染病爆发、流行是高校较常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肺结核、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易在高校流行、爆发。据教育部通拫,XX年前5个月各地上拫的学校传染病事件就迗18起,患病学生迗9736人。XX年江西某高校爆发了91名学生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浙江某高校现15例肺结核确诊病例。食品安全卫生。高校食品安全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因食物加工、储存、运输等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和高校饮食部门经营管理的漏洞,使高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3、频频发生。2001年北京某高校发生168人银耳汤中毒事件;XX年长春某大学100多名大学生早饭后发生亚硝中毒;XX年9月17〜20日,广东某大学发生55名学生感染性腹泻事件。XX年9月16日,河南某高校100多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实验室突发事件。实验室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1998年西安某高校在使用大白鼠进行试验时,29名试验人员中造成9人感染流行性出血。XX东北某大学实验室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相继确诊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其他。其他各种心理、身体伤害是威胁大学生的严重卫生问题。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后,随着而来的角色转换与适应障

4、碍、交际困难、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等困难造成心理问题异常突显。心理卫生教育的滞后,使他伤、自伤事件频频发生。此外,大学生薄弱的安全防范意识等主客观原因,致使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意外死亡事例也在上升。特征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其生源广、人员密度高、活动集中、外部联系密切等特点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以下主要特征:突发性与易发性。随着高校生源分布广,与外界联系日益密切,开放性强,自由程度大,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易发性明显增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间、规模、影响难以预知、预测,结果也是始料未及,短时间内也难于及时有

5、效地得到处置。严重性与紧迫性。就其后果来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短时间内造成人群的发病或死亡,随着病情的扩散,会影响到同城市中的高校,甚至全国其他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影响到师生身心健康,对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带来重大冲击,甚至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生活的安定。事件的严重性决定其处理控制上的紧迫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降低危害性。敏感性和社会性。高校一直都是舆论焦点,无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都会受到社会各界包括国家、媒体、群体的高度关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影响力,负面的外部影

6、响力引起事件的放大和辐射连锁反应,这不仅干扰学校正常秩序,影响学校声誉,甚至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复杂性与多元性。随着大众教育的推进,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诱因复杂,种类繁多。不仅涉及到传染病、食品卫生等主要卫生事件,还会涉及到心理卫生等其他方面的突发卫生事件,突发卫生事件呈多元化格局。由此可见,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破坏力大,已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高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也显得刻不容缓,但是目前高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有效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组

7、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能有效发挥决策、指挥、协调功能,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保证。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现状。首先,一些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常设性应急组织协调机构,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由学校负责人和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临时工作小组,决策主要由相应的行政领导做出。这种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延续性差,协调能力和处理事件经验有限,严重影响处理突发卫生事件效率。其次,一些高校也成立了常设性管理机构,但管理组织机制设置不合理,决策能力弱,往往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沟通协调

8、不畅通。这种多中心、多环节的组织体系不利于统一指挥,影响工作效率[2]。更有一些组织机构的设立只是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再次,高校应急管理参与力量单一,没有真正形成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学校联合管理机制[3],也没有发挥社区、媒体、教师、学生等群体的联动作用。因单一的主体参与导致应急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