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

ID:24675535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发展,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近年杞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了现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关键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教育信息

2、化人力促进教育公平。杞县地处豫东,面积1243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下辖二十一个乡镇和一个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60所,教学班3557所,教师7349人,学生16.27万人。杞县为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县、市之一,地方财政紧张,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教育信息化推进缓慢。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2016年5月,杞县教体局组织调研组深入乡镇基层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调研。调研采取座谈、问卷、实地査看等方式进行。一、杞县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通过调研,全县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3、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实施后,特别是2012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召幵以来,杞县推出了县级教育信息化规划(即《杞县教体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成立了以局长栗克难为组长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将2014年定为“杞县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年”。对全县屮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以来,教体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生均经费提标部分统筹900多万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现己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班班通”正在推进中,“班班通”设备配置904套,“班班通”教室占

4、比25.41%。为教师配置电脑1359台,师机比达1:5,建设网络直播室25所。初步建成一批具有引领辐射能力的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3〕1055号)文件精神:一般的县(市)学校“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普及应达到80%以上,屮学计算机生机比达到8:1以上。目前杞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离这一要求还冇较大差距。依托电教教材建设,杞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教学软件资源购置,仅2014年就购置了《鑫剑中小学数字资源库》《鑫剑电子图书馆》《美丽中国多媒体资源库》等9

5、个系列高质量的多媒体资源5000多节。使网络资源更加实用,改变了传统教学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被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资源所取代。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耍支撑。杞县教体局结合“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师一优课”等活动,积极幵展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完成国培3060人,省培4726人。2014年“一师一优课”活动,审定上传教师课件、课例等本土资源3404件。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数字教育资源在学科中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水平。调研发现,学校教师应用网络资源上课仅占总课时的8.

6、5%。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是PPT类教学课件,32.5%的教师会应用到;其他常用的数字资源有:电子教案占27.7%,课程视频占18.3%,习题库占12.7%等。以上数据表明,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普及,仍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木身是否便捷、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能否让教师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等,都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水平高低。二、对策与建议1.充分利用教育技术装备专项资金,加快“班班通”设备配置为了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需求,按照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杞县屮小学尚需建设600所

7、标准化电教室,添置计算机16100台,增加“班班通”设备1942套,基本普及“班班通”,形成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2.加强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组织建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各级教育信息化领导负责制度,制定完善的应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维持教师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保证信息化教学长久高效开展。激励机制包括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直接激励主要包括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课例和教学资源评选活动,对在这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情况,计入业务工作量,作为教师年度考评、晋升、评

8、优的条件等。间接激励主要包括提供校外培?交流,给予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学习和钻研的充足时间等。1.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善课堂教学为目标,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