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ID:1913151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教育探索》2006年第2期    点击数:2126    更新时间:2008-12-8  ——咸阳市礼泉县基础教育个案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李存生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杨永刚    摘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

2、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不断深化,暴露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和诸多问题。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中小学的访问调查,从中发现了教师自身素质低、现实教育评价和新课程评价相互矛盾、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等一系列

3、问题。为了保证新课程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宣传,建立科学化评价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机制,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习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对策    2001年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诸多问题日渐暴露。笔者通过对咸阳市礼泉县的基础教育个案的深入调查,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现状和出现的新问题,探究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礼泉县位于陕西中部,全县

4、共有中小学校165所,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共计138所,占全县基础教育总校数的80.36%。笔者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礼泉县东南部3所初级中学(阡东初中、骏马初中、西张堡初中)和5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理念    1.清楚、深刻、全面地认识新课程改革是正确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和看法。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学科知识的更新、调整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或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采用。有的教师甚至对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实

5、施精神和具体内容了解甚少,并误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变革教育评价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评价制度中的一部分(小学的各类考试、测验和初中的“中考”及各项测验)。这就是说,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和思路,教育者自身的育人观念的建构是有问题的。这些情况与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和农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关系。    2.精确、细致、到位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理念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出发点。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素质的体现和反映,它始终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6、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使教育朝健康的方向逐步迈进和发展。如果从教育质的规定性这一角度讲,它探讨教师如何能获得正确的:积极的、强烈而持久的自我价值感和主体意识;探讨和不懈追求受教育对象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人性化培育;探讨学生个性的合理化张扬和内在自我潜能的有效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和自我在各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必须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科学考虑各个地区(如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平原与山村等)的人文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生产条件的显性

7、差异与隐性差异,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合理、有效设置与配合,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理解其实质和精神理念,并落实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参与到改革的具体活动中,并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结合本地教育实际,使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融合,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之中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落脚点    我国的实际现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造成了各地的教育差异。如:教育设备、教育资源、教育传统、教育水准和教育观念等

8、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速度、潜力的差异:地理区位的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差异等。这些因素就使得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地区、学校在实际的运转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