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

ID:24666903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_第1页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_第2页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_第3页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_第4页
资源描述:

《词两首(苏教版六下)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词两首(苏教版六下)1  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颗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词的知识和学过的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揭示课题,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介绍词的常识。  3、本节课学习的词《如梦令》,学生介绍李清照。  二、抓住景物,感知画面。  1、教师范读,学

2、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的位置;学生朗读。  2、学生朗读,要求读正确。  3、一起正音,熟读这首词。  4、学生边读边画线:文中描绘的景物。  5、交流。溪亭、日、藕花、鸥鹭  6、适当解释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  常记:经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致很尽心  7、学生朗读,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  三、展开想象,领悟意境。  1、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述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  2、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愉快)从哪里可以

3、看出来?  是愉快的心情,从常记沉醉二句可以看出。一个沉醉凝练地反映了一天的欢乐。  3、这一天的欢乐集中在归途中表现,归途中妙趣横生的画面有哪几幅?  误入藕花深处,(迷路),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心情由沉醉到急切再到惬意,充分享受着这大自然的乐趣。  4、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用了哪些小事物?  描写了江南山村月夜的图画:  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夜晚很静,以动与静,一幅丰收景象)  星稀天外,点雨山前,路转溪头,忽见茅舍。  (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情趣横生)  5、以各种形式诵读,读中进一步体会词人的心境,交流自己所感悟出来的意境。  四、完成练习

4、,巩固提高。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和同学交流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二、自主探究,理解词意。  1、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2、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3、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

5、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1)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