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

ID:2466677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_第1页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_第2页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_第3页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_第4页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周治华【摘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氛围,实施“善教”与“乐学”的教学策略,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经验三方面阐述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教学的探索。..关键词自主参与;高效课堂;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4)27-0070-02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激活枯燥的数学知识,引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构建自主课堂,这将是高效课堂的主旋律。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想法。一、数学

2、教学中自主参与的目标定位要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关键在于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同教师平等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有效学习。1.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能力是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参与数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提高的,活泼、有个人见解的课必定是在民主、坦诚的气氛下出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由于认知能力不足,不能完全监控数学学习的过程以及检验和评价学习结果,这就需要借助教师或学生来反馈学习情况,进而反思和调节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

3、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自主权,使学生有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2.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已的见解,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解题思路,带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应以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合、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以传授者、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获得最佳的解题思路、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参与的形式与载体1.“善教”要求教师创设激发学

4、生思维的情境,使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如下:(1)选准切入点。例如,在讲授《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多媒体呈现图片),可这样切入:“你能对日出时,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用数学知识加以说明吗?”学生自然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得出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理清知识点。理清知识点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下,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3)激发兴奋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幽默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激发学

5、生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如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时,教师可及时评价:你回答得正确;你今天课堂上表现真好;我们为他鼓掌等。(4)培植发散点。在定理、法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揭示知识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应用过程,暴露思维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测量(中位线与两底的位置及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的过程。在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分析,寻找方法。经学

6、生自主探索获得了如下几种方法:方法一:经过上底的两个顶点分别作高,将梯形转化成矩形和两个三角形,但梯形中位线是否平行于底无从入手,因此方法一不可行;方法二:经过上底的一个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中位线若平行于底则结论成立,但平行的结论没有依据,所以方法二也不成立;方法三:连接顶点和一腰的中点,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通过证明全等转化成三角形中位线,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方法四: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将问题转化成三角形全等和平行四边形;方法五:延长上下底,构造平行四边形

7、,但通过分析、推理、证明会发现缺少依据。通过定理证明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即使方法不正确,也要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培养其发散思维。2.“乐学”要求体现学生的学习地位从被动走向主动,教学要从“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要体现以下几点:(1)立足主体性。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教学,可选在室外做游戏实践,先划定一条“线段”,让每个学生去找一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站上,当全班学生站定后,很明显发现他们都站在了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通过这种方法,仅用10分钟左右

8、的时间,就使学生理解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个定理,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2)发挥能动性。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的,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不行?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创设有效情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