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58264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中学语文和素质教育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语文和素质教育的整合(四川省成都市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四川成都610000)【摘要】语文在素质教育进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作者感慨颇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讨,以期为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做出自身应有贡献。【关键词】中学语文内涵举措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8-0052-02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和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举措。素质教育是为了有
2、快乂好实现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立足于学生客观需求和社会客观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促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锻炼和学会审美。进而为他们综合能力提高提供坚实基础。一、素质教育内涵丰富1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在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而素质教育闪烁着浓烈的人文主义情怀,着眼于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而这样素养将促使他们终身受益。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性教育,是
3、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力量的教育模式,其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茁壮成长和终身学习,更是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夯实雄厚基础。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想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素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进而决定人的综合性,因此,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构造2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关注那些优等生,是一种变异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最大程度促使每位学生学奋所乐和学有所获,都能在社会中发挥特定功效。然而社会需要不同种类的人才,因此,每位学生必然存在差异性。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拼搏进取,展示自身才华,
4、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那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者认为:教育应因材施教。促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适用社会,为了又快又好的推动全民族素质整体提高,素质教育应促使每位学生在自身差异性基础上冇所提高,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更需要我们教师给与关注和激励,提高他们学d兴趣,增强他们学4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身优势得到绽放和施展。3素质教育着眼于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要吋间和精力用在考试上,整天处于题海战术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性和个性被极大压制,而学校教育过于看重对社会的适应
5、性,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利用一切主观和客观因素去改造社会,促使社会更好适应人的发展,进而实现双方相辅相成。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和谐统一,促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释放自身优势和彰显自身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人趋势便是人力推动素质教育进程。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二、在语文教学中推动素质教育的举措素质教育是基于0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问题,明确语文教育的宗旨,进一步推定语文教育改革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语文对于传承文化成果和提高全
6、民族综合素质效果凸显。结合新世纪客观发展去修,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便是全力推动素质教育进程,以实现全民族综合素养为己任,以促使学生未来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心点,牢固树立新颖教育观为突破口,人力推动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1明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牢固树立新颖教育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和舍本逐末,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推定素质教育进程,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明确教育任务和牢固树立新颖教育观。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对于教学任务模糊不清,过于盲0和主观,
7、有的过于看重语文人文性,人为缩短语文内涵,过于注重思想人文性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将语文定位于工具性,过于看重关键词汇、句子和段落,进行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训练,忽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促使人文性荡然无存。进而导致学生厌倦语文学习。作者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语文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起着传承文明和对社会发展合计进步的神圣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重任,结合中学语文不同阶段,学:>』任务的不同姓,低阶段注重一些基本能力和基本语
8、言的运用,高阶段是深化能力和增强感悟能力。为了进-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树立新颖教育观。用辩证和统一的思想来看待语文,具体而言就是在传授知识基础上关注智力提高。充分发挥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型因素。展现语文德育、智育和美育功效。进而又快又好的完成育人B的。德育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础。语文不仅要重视工具性训练更要贯穿思想性,为了我们语文教师需要精准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