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44157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关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关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导读:《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碎》的人际关系、主题思想以及叙事手法极为重要。 一、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 马丁·布伯在其代表作《我与你》(1923)中第一次阐发他的“对话”哲学。他认为人的现实存在是双重的:既居于“我-你”的世界,也居于“我-它”的世界,两者不可或缺。 “我-你”之间的关系是在相遇中形成的,相遇即是对话。只有当“内容提要: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
2、部小说深刻体现了马丁·布伯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是其哲学观点的形象化展现。首《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由的好帮手.eeting”philosophyproposedbyMartinBuber.Thisphilosophycanbefirstlyseenintherelationshipsamongthecharacters.Thereisaharmonious“IandThou”relationshipbetongBenn,hisongKennis,hisloverTreckiean
3、dhisfatherRudi.Therelationshipbet“IandThou”to“IandIt”.SuchtransformationindicatestheethicaldilemmaandspiritualcrisisJeodernAmericansociety.Thentheuseofsecond-personnarrationalsohelpstoestablishadialogicrelationshipbeteeting”philosophy“IandThou”relati
4、onship“IandIt”relationshipSecond-personperspectives Author:LiuXiyingislecturerattheschoolofliterature,CenturialChinaNormalUniversity(ericanliterature.Email:longlongeeting”)中,和他进行一种真正的对话的时候,“我”与“你”才能够真正相遇。“我实现‘我’而接近‘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布
5、伯,《我与你》9)。“我”与“你”的相遇,把“我”与“你”连接起来,统一起来,又不使之同化,既没有使“我”变成“你”,也没有使“你”变成“我”。“人通过‘你’而成为‘我’”(布伯,《我与你》24)。由此可见,“我-你”之间的关系具有开放性、直接性和相互性。 而“我-它”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客体关系。“我-它”关系的过度开发,只关注人和物的使用价值,遮蔽了“我-你”关系,把人与世界对立起来。更有甚者,把“我-它”关系引入人际交往中,将他人看作可利用的对象,这样,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
6、。对“你”的遗忘是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理由。 可是,另一方面,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布伯,《我与你》32)。“人无‘它’不可存活,但仅靠‘它’则存活者不复为人”(布伯,《我与你》30)。因为人的存活需要物的支撑,需要各种物质资源和环境。这是人不可脱离的生命的基础。但是,人之为人又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不能只停留在“我-它”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我”与“你”的相遇,“我-它”世界才获得了更为深刻的作用。如果“我”只能停留在“我-它”世界,则无法进入“我-你”世界,无法与“你”相遇,
7、那么,人3关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导读:《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的存在就有被异化的危险。“我-它”关系使人沉沦,成为被利用者或者被制约者;“我-你”关系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对话者(顾红亮25)。对话只发生在“我-你”关系中,“我-它”关系之中不存在对话,只存在一般性的交谈或独白。“对话”是真正的相遇,而“独白”则是“失之交臂”(Mismeeting)。在相遇中,在一次真正的“对话”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你”关系。 那么,“对话”(Dialogue)的本质是
8、什么呢?布伯认为,“对话”就是“体验‘我-你’关系中的另一方”。“对话”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包容”(Inclusion)。包容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其二,他们共同经历了或者至少他们中的一个人积极参与了某一事件;其三,这个参与者并没有因积极参与而失去什么,而且从另一个人的立场来看待他们经历的共同事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存在程度不同的包容,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之为一种对话关系(傅有德159-160)。 “交谈”(Conversation)不等同于“对话”。两人相处,即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