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387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6
《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 高建中: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考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之外,应充分考虑到对学情的了解,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评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看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三者的有机整合和体现学科特点。 二看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用可以检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描述,是否落实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三看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是否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难
2、易适当,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 2.评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看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评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强
3、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以往评课强调教师要精讲多练,而现在应关注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想讲想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客观审视,传承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扬弃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接受式学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
4、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师讲解下,可能还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知识,只能处在被动地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必将使这部分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造成数学学习困难。但并不是这些学生能力不足,相反的是由于我们教学的不恰当,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在评课时,重要的是看教师是否让学生有体验、交流、参与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参与度可以看到执教者教学的指导思想。评课者要善于分析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从课中看到执教者是否真正用新课程理念上课,还是仅停留在理念的吸取上。●评教师的教学思路高建中:教
5、学思路既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事件和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衔接过渡的设计,详略安排等情况。一看整堂课的设计脉络(教学的内在逻辑性)是不是清晰、科学有序,如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等。二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看整堂课安排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出和上下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6、。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如教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坡度的设置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容量的确定是否得当等。五看教学结构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渡是否自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密度是否适中。六看教学思路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是否有个性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严晓宏: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一份好的设计体现在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制定出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有“教”的过程,又有“学”的过程。评课者从课堂教学中
7、去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否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景,在设计时往往从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入手,使学生建立具体事例与数学的联系。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创设情景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比如在教学“序数”与“基数”时,有的教师直接利用课件放映小胖买冰淇淋的场景,有的则从班级同学排队引入,两者引入方式看似相差无几,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引入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感知更深刻。●评教师的基本素养胡佳: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评析。主要是教态、情感、理念、风格、语言、手段等。高建中:评教师的
8、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看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二看是否说普通话,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是否适宜,快慢是否适度,是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有感染力。三看媒体的运用,如能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运用多种媒体,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四看教学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是否强。任其斌:语文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