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词品文本之美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

ID:2460075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_第1页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_第2页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_第3页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字词品文本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字词品文本之美  【摘要】《口技》是清代作家林嗣环的经典之作,文中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历来,人们大都从文言字词积累,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层次清晰、首尾呼应的记叙方法入手分析文本。但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口技人的精彩表演,体会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剖析作者使用这些词汇的意图。  【关键词】修饰性副词;时间副词;拟声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1.修饰性副词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文中使用了许多修饰性的副词来描写口技表演的场景,让我们来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微妙作用: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表示很轻,很小声,在文中指隐

2、约地听到。一个安静的夜晚,人们都已入睡,隐约传来老鼠轻微的活动声音,真实、贴切地再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引人入胜。  遥闻深巷中犬吠:“遥”表示“远远的”;“深”表示“长”,两个词连用,形象地描绘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从遥远的地方,穿过深深的空旷巷子,传来狗叫声音的画面,给人联想及想象的空间。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渐”表示“渐渐地”、“慢慢地”,妇人哄拍儿子的声音也越拍越小,慢慢地停下来。“渐”字细微地还原了真实的生活情景。4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微;“稍稍”,渐渐、慢慢。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直了。如果文中删去这两字,语句依然通顺,并不影

3、响文意,但就不能描绘出宾客看口技人表演时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细微变化过程。这两个字形象地反映了观众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境之中。  文中像这样的副词还有许多,初读时很容易忽略,但这些修饰副词的作用无一不是将听众引入到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去。字词虽精练,却刻画形象入微,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表示时间的副词  文中出现了一系列时间副词,按在本文出现的次序罗列如下: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既而儿醒,……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未几,夫鼾声起,……忽一人大呼“火起”,……  俄而百千人大呼,……忽然抚尺一响,……  深入文本,仔细分析这

4、些表示时间的副词,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全文围绕一个“善”字来写,先写了口技表演前的准备,再写口技人表演描绘的三个场景。词语“少顷”、“未几”、“俄而”都表示时间极短。“少顷”出现在文中第一自然段,口技人准备表演之时:全场观众刚围着屏风坐好,不久,就听见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表现了观众对口技表演的期待,其实在这里也营造了一种气氛:让读者随着现场观众一起“入戏”。  “未几”4出现在表演的第二场景,较短时间里,由动态表演向静态表演过渡。“俄而”在口技表演的第三场,一个人忽然大呼起火的声音,顷刻间变成了成百上千的人大

5、声呼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啼哭声,成百上千的狗叫声。  这三个词语表明表演者在较短时间里,描绘出的不同场景的各种声音变化,仿佛引领观众进入了一幅幅不同的生活画卷。  “既而”、“是时”、“一时”都出现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口技表演的第一场景中。“既而”表示相继发生,文中条理清晰地展示口技表演的顺序:犬吠声――妇人声――其夫声――儿啼声――拍儿声――儿含乳啼声――妇人呜声――大儿声,就在这个时候(“是时”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发生),所有的声音同时发出(“一时”表示同时发生),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三个时间副词,层次清晰地展示了口技人第一场景的精彩表演。  “忽”统领口技

6、表演的第三个场景,“忽”表示突然,出乎意料,宾客正沉浸在口技表演的第二场景中,忽然听到有一个人大声呼喊起火了。瞬间表演达到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各种声音应有尽有,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正当观众以假乱真,陷入其境难以自拔之时,“忽然”醒木一拍,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表演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3.拟声词  拟声词即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口技人之所以能以精彩的表演牢牢抓住听众的心,并非只是简单地模拟――“像这个声音”而已。作者从细微入手,以极多的拟声词来表现口技技术的高超。4  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拟声词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无论是在口技表演描绘的哪一个场景,大

7、量的拟声词总是充斥其间。在这里不禁感慨这位艺人对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小事的观察体会之深刻,随时引导听众注意力,跟着自己预定的思路走。  先故意让大家放松心情,以“静”制胜――例如:“作作索索”――细小的老鼠活动的????的摩擦声、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无一不是最普通最现实常见的声音,这一切在每个听众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一幅温馨平和夜晚中的家庭画面,画面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这时突然引入一场火灾,使得本来在心理上毫无准备的听众受到极大震撼。而在模拟这场火灾的场景中,各种拟声词的使用更是登峰造极,如:“力拉”崩倒之声:指房屋倒塌时噼里啪啦的声音;曳屋“许许”声:指众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