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96699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初探浙江省慈溪市鸣鹤初级中学张妮(摘要)作业是教学的基木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有利于学牛.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如何才能严把“作业”关,最大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有效性1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的转变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
2、教师布置过多作业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但事实上,作业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各类学习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规定,精心筛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的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地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
3、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乂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2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2.1布置学生作业应因人而异。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冋吋特殊性也
4、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吋,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d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右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U”。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吋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冋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实、程度不高的学生“
5、吃不了”的现象。一些学习冇困难的同学,对于一吋没能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真正理解,都会因种种原因不去向他人求教,最终只能是不做或者迫于教师的压力而抄袭他人的作业。2.2分层作业持之以恒。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教师虽然在备课吋花费大量吋间、投入大量精力去准备,去考虑,但实际授课吋也不可能总是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而作业的布置却比较容易做到分层次。对班级中的优等生,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需要独立思考的题,布置一些发散求异的题;对中等生要抓住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这一环,注重读题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的培
6、养,布置一些叙述性、辨析性习题以及程度适中的题0让他们做,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对平吋作业有困难,经常要在别人帮助下才能完成(包括抄袭他人作业)的学生,则可布置一些通过翻书就能找到答案、依样画葫芦的题0让他们做,以便他们熟悉最基本的知识。对于学有闲难的学生,我们应持有一种“抢救”的态度,以满腔热情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4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地对他们进行辅导。3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寓学于生活实际和研究,设计实践性和探索性作、Ik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吋,往往只布置
7、枯燥的、理论性的书面作业,忽略了实践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的作业。事实上,学生最不愿意进行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背诵、记忆纯粹的概念。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能力高。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U、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4处理好单科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量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吋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苏它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它科0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
8、根本解决。这里就需要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协调了,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布置作业吋应注重量少而质精,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要做到学生作业真正有效,对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老师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要求老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量,开拓知识视野,拓宽知识面,成为一名学习、研究型老师。惟有如此,老师才能布置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作业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