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9622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剪”出来的数学活动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剪”出来的数学活动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应当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境和机会,更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剪一剪》,课型决定了整堂课中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尤其是前半部分,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看、猜、操作、验证忙的其乐融融。在探索发现规律时,由于教师牵制,学生的发现完全是教师的自问自答。因此一部分学生在40分钟内做的是无效功。那么数学实践活动课怎么上才能有实效性呢?我认为应当上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就说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2、。而是对于数学知识,数学活动,数学思考产生了想知道的欲望,才是真正有兴趣。数学实践活动课如果目标把握不准,就容易上成手工课,学生是动起来了,可是思维训练的含金量不高往往是走过场。因此实践活动课的兴趣要从表层引向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浅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不要忽视数学味。其实实践活动课承载了一些综合性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对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另外是学科的知识整合。这节课是以剪一剪为主题,与美术的手工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怎样折纸,怎样画的美观,动手剪的准确,都决定着实践验证的结果。从一个小人的剪法,寻找折纸的三种方法,因为折法不同
3、剪出小人的个数也不同。在对折中,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关系找到最优化的折纸办法;利用对称轴画出半个图形,才能剪出一个完整的人体,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引下完成的。那么如果剪出连续的两个小人呢?这需要学生利用前面接触的方法,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猜想怎样折纸、怎样画,然后动手验证,从而感受到这种连续图案的运动方式是一种平移。从教师的示范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操作过程,每个环节之间要为探索与发现规律做适当的渗透。到第三个环节时,如果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人?学生的猜想就能有据可查而不是胡乱猜想了。在三次互有联系的数学活动后学生才能自主地探索出折的次数与剪出小人的个数的
4、规律。也就是说对折多一次,剪出小人的个数才能是上一次人数的2倍。学生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从平移的方式中联想探究出旋转的规律。如果三个操作环节各自为战,最后在探宄规律只能是教师自问自答,就算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规律,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还是不能根据折对称轴的特点来想像出剪出小人的个数。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每一步中,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的过程中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搭梯降度。一节《剪一剪》,让我们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上课思路,不仅要剪出图形,更主要的是通过活动“剪”出数学思考、数学方法、数学探宄中的规律。在活动
5、中,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