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

ID:24585375

大小:71.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帕金森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观湖南省祁东县中医医院湖南祁东421600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5例实施美多芭治疗、B组35例实施普拉克索治疗,就组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4.29%,B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4.29%,组间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对,B组2.86%明显低于A组14.28%(P<0.0

2、5)。结论:临床面对帕金森病患者时,对其实施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帕金森;普拉克索;临床疗效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椎体外系祌经系统疾病,木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统一的认识,多认为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含量减少有关。金森病患者发病后,常表现为身体震颤、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等[1]。木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年龄老化、环境、遗传是其中常见的因素,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及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帕金森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升高,这对人们的

3、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此次我院对35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普拉克索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接诊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为原发性帕金森病,并符合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伴有严重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伴有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祌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患者及有严重剂量高峰异动症患者。符合标准的70例入选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48岁到7

4、3岁不等,平均年龄(64.7±5.9)岁;病程1到8年不等,平均病程(3.6±2.7)年。根据Hoehn-Yahr分级,入选患者中16例I级、21例II级、33例III级。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组间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治疗方法:A组实施美多芭治疗,首次口服剂量为62.5mg,每日三次,连续服药3天后根据患者病情加减药物剂量,但每H总剂量不得超过750mg。B组患者实施普拉克索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0.125mg,每日三次,连

5、续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加减药物剂量,但每日总剂量不得超过1.5mg。1.3疗效评定:根据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级,其中将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下降率超过61%的患者记为显效;将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下降率在31%到60%之间的患者记为有效;将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下降率不足30%的患者记为无效。此外,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综合评价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为X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

6、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在疗效方面,B组患者治疗冇效率94.29%,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29%(P<0.05),详见表1«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A组2例嗜睡、2例头昏、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B组仅出现1例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组间比对,B组明显低于A组(P<0.05)o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肌强直、震颤、平衡障碍及运动迟缓等症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

7、者正常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2】。本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趋势。本病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研究指出,机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多巴胺合成受阻、乙酰胆碱兴奋反应增强,两者平衡状态被打破,致使患者出现麻醉、震颤等临床症状,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3】。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0前临床主要采取的便是左旋多巴胺类药物的U服治疗,此类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初步控制运动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抑制病情的发展。

8、但临床实践显示,伴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好转,其所需药物的剂量也会不断的增加,而大剂量左旋多巴胺类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如运动波动相关症状、晨僵、少动及异动症等[4】。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治疗措施便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显示,相比做旋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受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