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67964
大小:76.0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5
《教育家群体从自然涌现走向自觉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家群体从自然涌现走向自觉成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实施的理论前提是:人民教育家是可以培养的。依据有三。其一,人民教育家主要是实践家,具体表现为理论自觉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实践证明,这种融合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支持和对话合作达成的。其二,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代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自主获取知识的广阔空间,了解教育家的素质结构与达成路径,通过有组织的培养活动和政策支持平台,可以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其三,与传统教育家以个体形象出现不同,在教育高度普及化、知识网络化、教育思想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教育家以群体形象出现的特征已经显现,培养活动可以使这种群体形象的
2、自然涌现走向自觉呈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倡导教育家办学,成为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培养一批教育家,成为国家的教育意志。近代以来,江苏教坛群星璀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动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等主张与实践、斯霞的母爱教育、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模式等,都与江苏独特的风土文化密不可分。马克思认为,“国民”是土地、环境、种族等特定自然基础上,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语言、性格等因素,并在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大众群体。我们认为,江苏固有的风土文化对江苏教育家成长和共
3、同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地利”孕育了江苏教育家坚韧、执着的办学态度。口本学者和?哲郎认为,季风地区的“潮湿”,带来湿润、丰沃,但湿气又难以忍受、难以防御,孕育了季风地带人忍辱负重的共同性格。他们明显保持着一种紧迫感,在忍耐的深处蕴藏着一股斗志。江苏教育家在这一特有的风土环境中形成了他们所共有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风格的执着追求。第二,丰富的水文化滋养了江苏教育家灵动的办学气质。江苏是个多水分的省份。水的滋润对人的性格、对艺术包括办学艺术带来了影响。一是内蕴。静水流深是水的内蕴的极致。内蕴会成为沉稳、从容不迫性格形成的元素。二是灵动。无
4、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滚滚长江东流去,都给人以灵动美。我们可以看出,灵动、灵性,是江苏教育家特有的韵味。第三,江苏水网纵横,把平原隔成一个个小块,需要较为精致的生产方式。“苏湖熟,天下足。”江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鱼米之乡,生机盎然,丰衣足食,于是有更多的读书人,有更精致的艺术,更讲究的生活方式;于是,也就有了江苏教育家对精致办学风格的追求。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江苏这一方土地上,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当代教育家。一、江苏人民教育家形象的整体建构英国学者理查德?奥尔德里奇和彼德?戈登对“教育家”一词进行了阐释,提出教育家与社会其他领域“专家”的
5、区别:其他领域的专家是本领域的技能、理论、专业水平在经过物理性质的“量”的积累后,得到同行承认,完成个体意义的协调和跨越;而教育家则不同,他们面对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包括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在内的复杂责任群体,他们要“改变被重复的惯常教育行为,倡导新的理念思想,打破当前教育的种种平衡,完成代际之间的转换”。当教育家抱定自己的“新观念、行为和思想,并使其能够影响一代或几代人”时,他们的作用才彰显出来。这一界定揭示了教育家的形象。古今中外公认的教育家,虽经历不同、观点各异,但他们身上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如博学修身、实干兴教、上下求索、勇于担当、除弊扬善、务实求
6、真,等等。从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江苏人民教育家的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1.努力成为道德完善者。教育家要为人师表,表现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每个培养对象都要努力提高师德水平,通过道德权威的建立扩大影响力。师德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师人格等应具备的思想品德,也包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等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办学主体的教育家,一要加强思想政治修炼,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祌。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力,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
7、中。三要提高道德影响力,充分发挥道德表率作用,通过自身的道德理想、价值0标,影响周围的教师,形成道德共识,推动建立公正的学校教育伦理秩序,形成整体道德凝聚力,促使高尚师德真正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我成长需要。2.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家要有原创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许多校长和教师在实践领域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在自觉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方面尚待努力。为此,一要正确认识原创性教育思想,它不是对别人知识与理论的简单运用,更不是故弄玄虚、自说自话,而是在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积累的过程中努力形成的独到、整体、系统、深刻的教育理解,包括自己所坚持的教
8、育立场、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