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

ID:24563744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_第1页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_第2页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_第3页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于阁萍(萨尔图区东风街道电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医治疗呃逆患者后,患者的康复率高,46例患者中己经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中医治疗呃逆患者在临床上得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呃逆患者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88-02呃逆是以喉间呃呃

2、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称“哕”,乂称“哕逆”,俗称打嗝。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院收治呃逆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1.2方法与结果:温中散寒,降逆止呃;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理气化痰,降逆止呃;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结果:经过对患者的精心治疗,4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现正留院继续接受观察治疗。2.中医治疗2.1胃寒气逆治

3、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处方••丁香散(《古今医统》)。方中丁香辛温,散寒暖胃为君,柿蒂味苦,下气降逆止呃为臣,二者相合,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两者相得益彰,疗效甚好,为临床治疗呃逆常用要药;佐以良姜温中散寒,宣通胃阳;使以炙甘草和胃益气。若兼痰湿者,症见脘闷腹胀不舒,可加半夏、厚朴、陈皮等和降胃气,化痰导滞;兼表寒者,加苏叶、藿香以散寒解表,和胃降逆。寒呃日久,中阳受伤可选用丁香柿蒂汤,以益气温中,降逆止呃;日久虚寒呃逆,可选用加味四逆汤,以补阳散寒,降逆止呃。另可选用朴沉化郁丸,每次9g,每日2次,

4、温开水送服;或用荜澄茄、良姜各等份,研末,加醋少许调服,每日1剂,连用3日。2.2胃火上逆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处方: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方中竹叶、生石膏辛凉甘寒,清泻胃火为主药;佐以法半夏和胃降逆;人参、麦冬养胃生津;粳米、甘草益胃和中。若胃$不虚者去人参,常加柿蒂、竹茹降逆止呃;便秘者则合小承气汤,用大黄、枳实、厚朴通利大便,釜底抽薪,此乃上病下治之法;若中焦积热日久伤阴,可选用清胃散以清泻胃火,凉血养阴,降逆止呃。另可用左金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用柿蒂、黄连各10g,水

5、煎内服治疗热呃。2.3气逆痰阻治法:理气化痰,降逆止呃。处方:旋覆代赭石汤(《伤寒论》)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代赫石重镇降逆,二药相配,一轻一重,共成和降之功为主药;法半夏、生姜化痰和胃,佐以人参补中益气;甘草、大枣和中并引药归经。如胃气不虚,可去人参、甘草、大枣,以防壅滞气机,加木香以行气止呃;若痰湿明显,可加陈皮、茯苓、浙W以醒脾化痰;若兼热象,可加黄芩、竹茹以清热化痰。本型还可选用木香顺气丸,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疏肝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4脾胃虚寒治法:温补脾胃,和中

6、降逆。处方:理中丸(《伤寒论》)加减。方中干姜温中祛寒为主药;辅以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胃;加入刀豆甘温,温中下气,善治呃逆;丁香、自豆蔻辛温芳香,行气暖胃,宽膈止呃。若寒甚者,加附子温中祛寒;肾阳不足者加肉桂、山萸肉等以温肾补脾。本型也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5胃阴不足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呃。处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冰糖甘润养阴益胃;可酌加柿蒂、刀豆、枇杷叶等顺气降逆。全方合用以达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之效。若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

7、可加沙参、白术、山药;若纳差腹胀加炒麦芽、炒谷芽等;若阴虚火旺,咽喉不利加石斛、芦根以养阴清热。本型也可选用枇杷膏,每次10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或用大补阴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1.讨论呃逆病位在膈,其病机主要是胃气上逆,病因较为复杂,疗效差异很大。对于胃寒积滞、胃火上逆、气逆痰阻者疗效尤为显著,往往能针到呃止,药到病除;但年老体虚、慢病久呃者,应采取针药并用;对久治不愈者,必须明确病因,运用多学科结合治疗法,以免延误病情;若在急慢性疾病的严重阶段出现呃逆不止,多属胃气衰败,预

8、后不良,必须配合西医急救措施。呃逆在《内经》中称“哕”,并阐发了苏病机,《素问?宣明五气》篇日:“胃气上逆,为哕。”同时记载了三种简便的治疗方法,如《灵枢?杂病》云:“哕,以草刺鼻,嚏而已;无息而立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至明代统称“呃逆”,《景岳全书?呃逆》篇日:“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则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对本病分类可谓提纲挈领。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呃逆》篇,将呃逆分为火、寒、痰、虚、瘀五种,并对每种呃逆的临床表现进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