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

ID:2455338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_第1页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_第2页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_第3页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课程建设之我见:结合教学实践和新课程理念,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科建设的意义、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学科建设的探讨。  关键词:学科课程建设;教师角色;课程评价  :G632.3:A:1002-7661(2011)05-127-01    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得变迁,进行自身得变革和创新。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那么,课程改革中应怎样加强科学课程建设呢?  一、要加强学科课程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如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向我们走来。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对人的本

2、质属性,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新技术的运用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之间进行深刻的调整。现行的课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明显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等状况;课程结构单一,科学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的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老师、学生、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科学课程建设应针对以上问题,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3、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科学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地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科课程建设中要注重教师角色地转变  1.教师应以教学活动地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地促进者  新的课程改革地全面展开要求教师摒去传统的旧的教师角色,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对其自身重新定位

4、。既然教育地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那么教师的角色也必然要担当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教师应以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和学的交往、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以及成为学生的发展促进者。  2.教师并非无所不能,应该也是学习者  传统的社会中,赋予教师以知识的至高权威的角色,教师似乎无所不能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有许多新兴的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难以回答的。所以要允许教师自身的无奈和无力,承认自己莫方

5、面的无知。相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知识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行一步而已,为此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这样,通过师生之间地共同学习,教师才更有可能更简洁迅速地获取更多知识。  3.教师不是孤立者,而应是合  在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被描述成孤立者的角色,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以中心的形式出现,身份和地位的差异使其和学生有隔阂,由于竞争等原因,教师之间在课间休息交流中很少谈及自己的班级或教学过程中的事。也很少参加指导他人工作,相互间是互不合作,彼此孤立。以导致教师间的恶性竞争,由于传统的封闭教育体制,教师对于学生家长参与工作持消极的态度,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是隔离的。而新

6、课程改革要得到全面实施就应该加强教师和学生、同事、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合作。因此,要大力倡导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师与其他的社会成员的合作。  三、在学科课程建设中要重视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确定  学科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到最后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的。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学科课程建设中要注重确立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评价体系的多样化、科学化;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

7、合起来,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要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要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实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适当的控制考试次数等。  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只有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新的课程才能全面、顺利的得到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