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ID:2455211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设疑能力,科学训练其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并积极拓展培养创新能力的空间,构建创新教育的环境。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b)-0053-01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已全面铺开,素质

2、教育已不再是口号,而是要求老师和学生真正理解并实施了。如何尽快领会课改理念,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把它应用于教学,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是每一个一线物理老师的责任。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改中、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何谓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结合物理教学实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4  1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目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认识到,一个

3、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一定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实验、考察、研讨、探索、实践的创新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教材内容本身已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包含了许多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这些物理概念的形成及定理和定律的建立过程,经历了观察实验、构想模型、推测预见、实验检验、形成知识等若干探索阶段,起初问题的情景往往不明确,必须综合已知的各种客观信息,聚合出要解决的

4、问题,逐步提炼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而本质的提出,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上,而不是仅放在具体的物理知识上。物理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载体。注重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挖掘、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设疑能力  创新思维往往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主要表现是求异性和多样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置疑诱导上下功夫,学生则要在深思“顿悟”4上显本领。知从疑来,质疑善问是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排除障碍、勇于探索的表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思维

5、训练中,教师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提出独创性见解,使学生的主体思维得到充分尊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进行洛伦兹力教学时,有的学生通过把安培力与洛仑兹力的知识进行联想推理,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既然洛仑兹力不做功,而安培力是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为什么安培力却做功呢?”学生在这样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得到明显提高。  4利用实验,积极探索,拓展培养创新能力的空间  探索性实验教学比常规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实践证明,

6、把某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总之,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本能,而是需要后天获得,即需要培养、需要学习与养成的。把课堂作为创新能

7、力培养的主阵地,是所有老师和学生的期待。  参考文献4  [1]林崇德,沈德立.《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2]陆炳炎,王建磐.《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4]周君力.《创造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