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41295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4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1课时内容,本节讲述了城市区位因素的知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教材结合案例,对上述因素逐一分析,并强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学会分析、评价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以某个城市为例分析影响其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区位因素,初步学会用变化、发展
2、的观点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热爱家乡的深切感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2、影响城市区位的主导区位与主要区位四、学情分析:在此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该部分内容较多,且不同模块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因此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具体为:1.小组讨论法: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我采
3、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成果”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地图—了解事实—合作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个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各抒己见,互为促进,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对城市区位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学生通过汇报成果,完善并全面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会交往、学会表达、学会合作能力的提高。2.读书指导法: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较简单,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3.讲解法。(2)教学手段为了更有效地突出本节课“读图合作探究”的特点,采用多媒体
4、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容量大的特点,提高图示效果,提高学生对地图及空间位置的认识,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多媒体图片有:中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政区图、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中国铁路与交通枢纽图等。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城市的区位因素,初步把握区位因素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导学案的整理。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家乡美—沂南航拍视频。和学生分享视频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沂南发展到如此美的程度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欣赏视频,并思
5、考问题视频:航拍沂南完整版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YxMzc5MTUy.html视频播放导入增强学生兴趣,从学生身边事物入手激发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阅读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强调本节课学习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并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突破。预习交流1.大屏幕展示“预习交流”的内容及要求,引导学生结合手中的工具书以解决问题的方式重新梳理本节主要内容。2.期间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照大屏幕问题梳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互查、教师抽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疑难问题,凸显预习先学的重要性。互动
6、探究一1.读图1—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2—中国400mm等降水量线和城市分布、图3—中国资源型城市和旅游城市,小组讨论说出图中城市分布有何特点,指出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1.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所讨论的地形、气候、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的关系。其他组质疑、补充。2.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工矿城市。3.高原、山地区域有没有大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原因是什么?2.列举其他的工矿城市,其他学生加以补充。3.思考并整理高原、山区分布特点及原因。学生讨论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观察地图,读取与探究问题有关的信息,在了解和研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建立知识间的联
7、系,从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小组汇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在学生间走动、交流并加以引导,通过分析城市区位因素,使学生对城市区位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防止片面的认识发生。互动探究二1.(1)右图中城市是如何分布?河流对城市的形成有何作用?(2)在河流的什么位置易形成城市?2.教师讲解“过河点”与城市的关系。3.分析:1.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所讨论的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关系。2.其他组补充。3.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1.读图获得城市沿河分布的感性认识,探究得出河流对城市的作用,并明确城市沿河分布的区位不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