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

ID:24534930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_第1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_第2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一点感受山东省平邑县武台镇东武沟完小2733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案构成的多维度、只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牛.更好地进行新课探究。数学来源于牛.活,数学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2、动经验。而问题情境则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由教师提供的具体活动场景和学习资源,它用以激起学牛.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问题情境的含义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数学学习中合适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索和探究;二是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我们这里所说的“问题”,除括“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之外,还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等。因而问题情境应伍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一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解决或发现规律的气氛,并伴

3、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求、对问题的惊奇、对成功的喜悦等;第二,它是数学概念、规律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数学概念、规律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讲授概念、规律之前应先呈现相关的背景材料,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数学概念、规律自然产牛.出来。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1.启发激励性原则。在教学中实行启发诱导原则,遵循启发激励性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

4、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2.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成用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掌握数学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数学知识的最终0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说,学生带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可以冇效地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的限度,使理论学4更加深刻。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5、活跃课堂气氛。三、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置于课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置于课中,拓宽学生思维,使教学过程高潮迭起;也可以置于课尾,使学生冋味无穷,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其创设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1.利用趣味幽默创设问题情境。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生产生学A)兴趣吋,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为,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学中寓趣于教,适度幽默,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内驱力。2.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与运用有一个过程,而II学生在认知水平、学d态

6、度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可层层递进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悬念是一种学的心理机智,它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所以悬念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四、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问题情境必须能激发学生去主动想象,调动学生思维,同时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1)引入生活实例应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否则就不能触景生情。(2)趣味幽默要适吋、适度、紧扣主题,如果挖空心思制造笑料,会适得其反。(3)层层递进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

7、的认知规律;也可化难为易,暴露思维过程,由山重水复至柳暗花明。(4>陷阱设置要惑其所惑、难其所难,体现针对性、典型性,而且确实能为以后增强免疫力,否则会弄巧成拙。(5)制造悬念要恰到好处。不悬,学生不思而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成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思维、鼓舞学生斗志。在教学实践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及其浓厚的生活气息之中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变被动学W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