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

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

ID:24527109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剖腹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手术之后的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

2、言,利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来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手术创伤比较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完成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比较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剖腹手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现代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生活质量及其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该疾病治疗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子宫肌瘤挖除术,子宫肌瘤挖除术一般有两种方式,即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1]。本文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对其利用腹腔镜子宫

3、肌瘤挖除术和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来对其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有100例,年龄在25〜4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5±2.5岁。在这些患者中,有90例患者已婚,10例患者未婚,有70例患者已生育,另外30例患者未生育。在这些患者中有45例患者为单发肌瘤,其中15例为浆膜下肌瘤,其直径为5〜8cm,有25例患者为肌间壁肌瘤,其直

4、径为5〜17cm,另外5例为阔韧带肌瘤,其直径为4〜8cm。有55例患者围为多发性肌瘤,其直径为2〜8cm,平均直径为8.2cm,其中15例患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将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排除。对照组中患者有100例,患者年龄在25〜5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在36.5±4.5岁。其中80例已婚,20例未婚,有60例患者已生育,有40例患者未生育。在这些患中,有45例患者为单发肌瘤,其中14例为浆膜下肌瘤,其直径为3〜6cm之间;有25例患者为肌间壁肌瘤,其直径在5〜8cm之间;有6例患者为阔韧

5、带肌瘤,直径在5cm左右。有55例患者为多发性肌瘤,肌瘤直径在2〜10cm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存在,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中患者利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来进行治疗。手术麻醉。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对照组中患者采用硬膜外麻方式。手术体位。观察组中患者取头低膀胱截石体位,对照组中患者取平卧体位。手术步骤。对患者行常规气腹穿刺,使患者气腹压力达到1.73kPa。对患者腹部行4点穿刺方法。将脐环的正上方作为第一穿刺孔或置腹腔镜,将

6、右下腹的麦氏点作为第二穿刺孔,置助手钳,将左下腹与麦氏点相对称的位置上2cm作为第三穿刺孔,避开腹腔血管,将操作钳置入,将耻骨联合上4〜5cm左旁作为第四穿刺孔,开3〜4cm,将手术者的辅助操作钳置入。将举宫器由宫颈置入,摆放子宫以便于进行手术操作,对于未婚且无性生活史患者,也可以利用头低臀高体位,这样会使手术难度增加。在进行手术时,要根据不同体位来选择不同手术方式[2]。1.3统计学分析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对于手术结果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来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均数土标准差来对计量数据表示,对于计

7、数资料用t来进行检验,用x2来检验组间的比较,在本次研究中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