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1755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摘要: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关键词:激趣灵活多变热情积极性 数学是中学的基础学科,但许多初中生对此不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我们还要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这位古代教育家是十分重视培养学
2、习兴趣的。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激趣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 如:我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画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看谁画的轴对称图形更漂亮,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就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了。4 再有,我讲“平方差公式”时,先
3、在黑板上出示四道计算题。1.(1+x)(1-x);2.(2a+3)(2a-3);3.(100-1)(100+1);4.(a+b)(a-b)接着我和学生们一起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约一分钟后,我告诉学生已做完,学生发出惊叹声,他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此时教室静悄悄地,学生们在努力计算,约2分钟后,有一个学生举起手,表示已经做好,然后我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约又过了1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我问:“不知你们的方法是否和我的一样?为什么我做得比你们快呢?”有个别学生说:“老师,你的做法应该与我们的不一样,我感觉到我的做法已经很快了,但还是
4、比不上你的速度。”最后,我告诉学生说:“其实老师不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做的,而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做的。(稍停)那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个题目中自己去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找到规律时也就知道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了。”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自独立思考……如此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
5、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八年级数学(冀教版)19、2可能性一节中频数和频率这两个概念不容易理解,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4 (二)教会学生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
6、。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三)使学生掌握数学方法4 掌握数学方法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主要以下面三种为主:类比、归纳和演绎,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导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实践检验或严格证明。类比推理的
7、作用是,可以帮助人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发现与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类比的基本思维活动是联想。归纳也是一种推理方法,它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事实的推理方法。归纳推理也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导出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正确与否有待证明。归纳推理的作用与类比推理的作用相似。归纳的基本思维活动是观察、实验。演绎也是一种推理方法,它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它在逻辑上的依据就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其演绎的真实性是:如果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正确。演绎推理的作用有二:一是从基础概念与公理可
8、以组织起来一个数学理论体系;二是可以超越一些条件限制来进行推理。在课堂上多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这是我们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应该十分注意的。 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