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1653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让学生畅享课堂之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畅享课堂之乐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逻辑性强、较为抽象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不像其他学科一样那么直观,学生在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教学内容,集文本、动态图片、音效、视频动画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更好地接触、学习数学知识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牢牢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的价值取向,致力于提高小学多媒体数学教学的有
2、效性。 1课件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4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往往会忽略结合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导致学生难以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课件中的一些动态图片或动画视频当中而非教学内容本身,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思维、心理特征,通过适当的视觉、音响效果来组织课堂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低年级学生(1~3年级)年龄较小,思维理解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持续,在课件设计时,可以在各个活动环节中,添加一些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
3、,使这些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灵活、直观地贯穿在课堂活动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的热情。然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一些逼真的动态特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 2课件设计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素材主要源自生活,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教会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处理生活实际中面临的一些事情。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4、体验,以此强化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大家想不想看呢?”此时,课件中播放配乐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教师提问:“有没有人可以告诉老师,在这集动画片里面一共有几只羊?几只狼?”学生数出来的答案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看来只靠数是不行的,大家数的都不一样呀。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放一遍动画,大家动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记完后,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比比看哪个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又好用又准确。”
5、 通过动画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并且,在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画背景中,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参与理会统计的数学意义,学习统计的方法。 3课件设计应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基础4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媒介的选用,如音频、视频、动态图片等,要根据教学教材和内容的需要而定。 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求,正确判断哪一个教学环节需要使
6、用到多媒体课件,怎么样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不应该盲目地整节课都大量使用多媒体,导致累赘。例如,笔者曾观摩过一堂一年级“7减去几=?”的数学课,教师首先在课件中呈现风吹枝叶拂动的树林,里面有各种各样动态的花草、飞来飞去的小鸟。在欢快的音乐下,一只戴着“数学天才”帽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小花猫跳了出来,这时画面定格在草地上的蘑菇,地面上有7个红色的蘑菇,小花猫藏了2个,问小兔子还剩下几个,小兔子很快就回答出来了。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原本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聪明的小兔子的解答过程,但是由于课件中附上过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不相关的音效和背景,导致学生注意转移,无法突
7、出教学重点。可见,不以教学需要为依据的课件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是失败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牢牢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的价值取向,基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得小学多媒体数学辅助教学能够达到其最优化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畅享学习数学之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4 [1]张俊彩.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83-84. [2]彭莹.谈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
8、02(1):53-5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