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7566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于肝病诊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于肝病诊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对于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以某院100例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前者包括慢性重症肝炎25例,肝硬化45例以及肝癌30例。三组肝病患者均是慢乙肝基础,当中有90例为HbeAb阳性,50例为HbeAg阳性。均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血清谷丙转氨酶检测,且对结果展开分析统计对比。结果:健康组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肝病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1。结论:在正常范围之内,人体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能够有效预测肝病的发生,对肝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 关键词肝病;血清谷丙转氨酶;诊断意义4 今年来,我国的病毒性肝炎、肝癌以及肝硬化等逐渐上升,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死于肝病超一百万人次。白蛋白、胆红素、腹水、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肝性脑病组成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指标是广泛应用于评价肝硬化病程的方法之一,可由于此评分无法对肝脏的储备能力和整体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对肝病的诊断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生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出现,采用生化指标来评价肝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本院100例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血清谷丙转氨酶检测,且对结果展
3、开分析统计对比,以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对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现做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 本组研究肝病组全部病患均是2012年2月份至2013年2月份经确诊的肝病患者,其中女性32例,男性68例,年龄均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岁。其中包括慢性重症肝炎25例,肝硬化45例以及肝癌30例。三组肝病患者均是慢乙肝基础,当中有90例为HbeAb阳性,50例为HbeAg阳性。上述全部病例都以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相关诊断和分型标准伟参照。健康组则为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前往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 (2)仪器及试剂
4、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利德曼生化试剂。 2.临床方法 临床检测方法:100例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均以入院第二天清晨的空腹血样为主,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及对比。 3.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各组间的对比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注:和健康组对比:①表示P<0.05,②表示P<0.01。4 由上表可见,肝炎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癌组这三组肝病患者的血清ALT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即P<0.05。 5.讨论 白蛋白、胆红素、腹水、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肝性脑病组成的肝功能C
5、hild-Pugh分级指标广泛应用于评价肝硬化病程,但评分无法对肝脏的储备能力和整体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导致无法对肝病做出准确诊断及及时预防。随着临床各种生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出现,采用生化指标来评价肝功能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及应用]。其中通过检测血清ALT的升高情况来反映病患肝脏损伤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血清ALT的升高能有效预测肝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 ALT通常主要是分布在肝细胞质之中,谷草转氨酶则通常分布在肝细胞线粒体之中,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所反映出来的肝脏受损程度均不相同。一般轻度的肝脏损伤,主要以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强为主要标志
6、,此时的血清ALT有所增高,例如伴随有肝线粒体破坏,同时谷草转氨酶发生显著升高。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肥胖患者的不断增加,肝病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显著诱因肝酶异常的常见的原因之一。但是在谷草转氨酶、ALT以及谷酰转肽酶这类的肝酶中,ALT与肝脏脂肪之间的聚集关系相对密切。肝病病患血清ALT的水平有显著的升高,尽管是处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可是仍会随血清ALT水平的升高,三酰甘油、BMI、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外周的血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不断升高,脂蛋白则降低,而且肝病的患病率亦也有了显著升高。由此可见,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清ALT能够有效预测肝病的发生,且可有效提示血清ALT的
7、升高,能作为肝细胞的早期损伤指标,并以此作为诊断依据,及早对肝病进行早期干预,对临床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ALT检测对肝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判断病症的演变方向、预后治疗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毅.肝病患者ADAALTGGT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0(04):466-468. [2]张弛,刘瑛,李华珠,杨晓春,等.血清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08):841-84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