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

ID:2445409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_第1页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_第2页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_第3页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影史上的“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比较摘要:“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两者互不相关,仅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从同期录音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下四点。一、主张“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手持摄影机处于等待非常事件发生的紧张状态,鲁什式的“真理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二、“直接电影”艺术家隐于幕后,“真理电影”艺术家则走到台前参与到影片中去;三、“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不介入其中。“真理电影”艺术家则直接介入其中,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四、“直接电影”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真理电影”是以人

2、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关键词:真实电影真理电影纪录电影    上世纪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真实电影”或“真理电影”继承了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学说,主要强调纪录电影应对现实进行“平实客观”的展现。“真实电影”比起格里尔逊所说的纪录片,从表现的范围而言,前者宽泛了许多。从影片样式来看,最纯粹的“真实电影”可以说是对格里尔逊式的以解说为主的纪录片的反叛,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是客观地记录被拍摄对象的影音。吉加·维尔托夫警告人们说,要警惕“被辉煌的技巧外衣包裹起来的戏剧式电影”,鼓励电影工要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给后

3、世留下了“真理电影”的观念。    在我所接触到的资料中,英国学者苏珊·海沃德出版于1996年的工具书《电影研究关键术语》对此解释得最为清楚明了。书中只有cinema-verite(汉语既可译作“真理电影”又可译作“真实电影”)条目,这本英文编写的工具书直接搬用了法文,而没有使用相应的英文词汇。法文又源自俄文“电影真理”(西文拼音为Kino-Pravda),这是苏联电影工维尔托夫在20年代提倡的一种四无电影观念。概括地说就是“无演员、无布景、无剧本、无表演“,该词典中此条目向我们提供的信息是:cinema-verite是对法文的直接搬用,汉语有

4、时译作“真理电影”,有时译作“真实电影”。因为法文中verite一词本身就具有“真理”和“真实”两个含义,而在现今的法国,“真理电影”概念已经渐渐淡去,“真实电影”已将其所取代,比如著名的法国“真实电影节”使用的就是“真实电影”这个词,而非“真理电影”。    60年代初美国纪录电影制作中最为代表性的独具风格的运动,美国电影史专家罗伯特·C.艾伦认为是“直接电影”,即被后人所称为的“直接电影”或“真实电影”,它是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种尝试。简略的说,真实电影作品期望观众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发的、不受约

5、束的拍摄影片的可能性,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德鲁小组为美国真实电影创建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作了实际性的界定,其影响主导至今。    1960年12月20日,《法兰西观察家报》刊登了法国电影理论家艾德迦.莫兰的观点,他认为“真理电影”是一种战胜了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的根本对立的电影。而法国电影史学家克莱尔.克卢佐则把写实的影片细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真理电影”。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在现实主义潮流的这一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创新和探索便是真理电影,它对法国电影的影响持续至今。    “真实电影”与“真理电影”之间的根本区别,

6、在于对影片中“纪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分歧。前者认为应该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不应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而不应是简单的纯粹地纪录现实。导演:让.鲁什认为摄影机能够刺激人们展现他们自己的虚构面貌,以及他们作为想象、幻想和神话的创造物的能力,他确信电影具有揭示人类自身具备的虚构的能力。在对“真实电影”和“真理电影”的概念进行简要的梳理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论是“真理电影”,拟或是带有折中色彩的“真实电影”,无论是其概念抑或是词汇本身都含有向以格里尔逊为代

7、表的传统纪录电影挑战的意味。从本质上说,“真实电影”是一种反对虚构的电影,以至于在后格里尔逊时期“非虚构影片”逐渐成为纪录电影的代名词,并且得到普遍认同。1974年首版的讲述世界纪录电影史的著作《纪录电影:一部非虚构影片的历史》,艾立克.巴尔诺即认为“非虚构影片”显然就是纪录电影的同义语。1986年首版的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发行的《电影辞典》对“纪录电影”这一条目的解释所强调的也是其“非虚构”性质:概而言之,纪录电影是指无虚构性,而对现实进行描述或重建的电影。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四所大学联合编撰的《电影术语辞典》索性将“纪录电影”定义为“一种排除虚构的

8、电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