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

ID:24447697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_第1页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_第2页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论中“怜悯与恐惧之情”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给悲剧下了完整定义的人,其悲剧论集中体现于著作《诗学》中。由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在一系列古希腊悲剧中尤为突出,被亚氏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更将其视作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艺术的性质在于唤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这是悲剧所独有的包含痛感的快感。下面就以《俄狄浦斯王》为例,探讨悲剧究竟是怎样引发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怜悯恐惧俄狄浦斯王  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体现了原始世界的人们对宇宙与命运、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2、,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也对日后西方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结果。王后得知真相后彷如晴天霹雳,不堪忍受自己为丈夫生丈夫,为儿子生儿女的事实,在痛苦与屈辱中悬梁自尽。俄狄浦斯也发疯般用王后尸体上的金别针刺瞎双眼,并请求克瑞翁将其驱逐出境。俄狄浦斯本是崇高无私、爱国爱民的国王,为了阻止瘟疫继续肆虐才不顾一切要搜寻凶手,谁料真相竟如反转剧般将其推入深渊,他企图摆脱神谕,岂料步步都在实践神谕。他明明是拯救国家的英雄,却也同时是为国家带来厄运的罪人,如此对比强烈的身份不仅让人感叹命运对他

3、无情的玩弄。通过突转和发现,前后形成了强烈落差,我们看到如此正直勇敢的俄狄浦斯也不能避免厄运,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痛,心中自然激起强烈的怜悯恐惧之情。他努力反抗悲剧命运,却反而成就了悲剧命运。我们怜悯他,因为他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我们感到恐惧,因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人。《俄狄浦斯王》之所以打动人,也是因为这两点。索福克勒斯运用其戏剧艺术的高超造诣,巧妙构造情节,使得观众对事情的结局感到悚然和产生怜悯之情,震惊之余唏嘘不已。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十三章中补充道:既然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应是复杂型、而不是简单型的,既然情节所摹仿的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时间,那么,很明显,

4、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还有另一种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否则不能引起观众怜悯和恐惧的感情,悲剧冲突的本质就是好人犯了过失。俄狄浦斯正是如此,他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犯了过错,而且是因不知而误犯,如此犯了过失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更叫人唏嘘感叹,也更能达到悲剧效果。  在第十四章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哪些事情会使人产生畏惧和怜惜之

5、情。他认为互相争斗的行为若发生在仇敌之间或非亲非仇者之间,都不能引发怜悯,当惨痛事件发生在近亲之间,比如发生了兄弟杀死或企图杀死兄弟,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父亲诸如此类的可怕事例,情况就不同了。[5]这一类事件发生后所引发的痛苦和毁灭感,才足以强化因发现和突转所引起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俄狄浦斯误杀了自己的生身父亲,这种至亲之间所发生的极其惨痛的弑亲行为,给观众的心灵带来一种强烈的震颤感。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曾这样给怜悯和恐惧下定义: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并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上。恐惧

6、可以界定为一种痛苦或恐慌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想象有某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即将发生。[6]俄狄浦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士,他明知杀父娶母的神谕,并未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地与不公的命运做抗争,然而冥冥一种一股力量却在牵引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他躲避的每一步恰恰都是在实践着神谕,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最终知道真相后自残双目,自我流放。悲剧人物因为不知情,最终犯了恶,陷入厄运。而突转和发现又使得人物由顺境转入逆境,谜底被慢慢揭开,观众的心理也在长久的期待之后获得满足,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达到悲剧创作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适度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也正体现了悲剧的道德教育作用,通过

7、悲剧所特有的快感对人们身心产生有益作用,陶冶人们心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