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46546
大小:16.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小五语文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小五语文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
2、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
3、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抹 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指名读课文。(读准、读熟)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5.反复吟诵。(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背诵古诗
4、。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 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 附:板书 《游园不值》 屐齿扣潋滟亦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
5、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
6、》《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
7、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
8、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