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3489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议教师的公式化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教师的公式化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一条被称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公式,给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也明晰了路径,很多教师都从中受益。对于丰富的生命个体来说,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仍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正体现在“=”上。生命之所以称为生命,就必然具有生命的某些特质,他的灵动、他的深奥、他的可能、他的局限、他的多样、他的差异……这种复杂的生命因素构成了生命的某种可说和不可说的无限神秘,于是我们对生命怀有敬意,充满敬畏。我以为凡涉及到与生命相关的“成长关系”,是
2、不能轻易进行公式化的,更不能轻易划等号。如果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能用这样简单的公式进行概括,那教师的生命就是简单的,专业成长就是简单的,如果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能简单的与“经验+反思”划上等号,那成长就是机械的、轻率的。著名的波斯纳公式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更带给我们专业成长的启示。一、丰盈的教师生命,应该是完整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成长作为教师职业的需要,像今天的教育弊端一样,会从单一的知识维度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种片面注重知识堆砌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在新课改中提出了新三维目标。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
3、,我们往往习惯从一个维度去看职业成长需要,而忽视人的生命的整体性。这样就会导致我们的行为折射出对生命片面性、片段性误解。教师的成长除了“经验+反思”,却没有改进行的行动,这种发展就会停滞在思考的层面,空想的状态。二、复杂的教师成长,应该是系统的。教师生命是完整的,这种完整性与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成长的复杂X状。如果我们不把教师看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看成是有各自需要的生命个体,视教师专业成长为一个过程,那也会陷入把生命理解为“片段”和“结果”的误区。当下学校的分科教学,培训、教学、评价都
4、在引导教师只顾纵向挖掘学科深度,而忽视学科的横向拓展广度,在这种极度明晰的分科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获得支离破碎的知识。这种单纯纵向的方式,不仅会割裂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会割裂学生的成长。三、教师的生命成长,应该是循环的。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必然需要依赖生命系统或支持生命系统。就像一个人的发展,必须要依赖社会这个系统才能获得发展,社会也只有众多的生命体的支持才能构成并促进其向前发展。良好的生命系统应该是具有生态特性,是循环往复没有终点的。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只有不断地在“系统”中流动才维持生命体的活力。
5、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简单与“经验+反思”划等号,因为等号不是系统性的符号,它是机械的、静止的、绝对的。教师生命的完整性、复杂性、系统性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生命不断循环的过程,应将成长→经验→反思→行动改进→成长建构成一个生态性的循环系统。四、神秘的生命成长,还有不可言说。生命从出现到成长演变过程中隐含了太多的神秘因子。任何一种公式只要套用于生命之上,必然会显示出巨大的局限性,用任何一种比喻来比喻生命,也会显示出比喻的狭隘与局限。这说明了个体生命是极其复杂和神秘的,由这种复杂和神秘个体生命共同构成了更复杂的
6、系统,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而言,个体本身存在的神秘基因无时不在影响着成长,我们看到教师的旺盛的精力、勤奋的状态、善于思考……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些究竟是先天的存在,还是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生命的成长是神秘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是我们不能言说的,也许这就是我们怀有对生命的某种敬畏吧!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的欲望无限扩张和世界日趋扁平化,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公式化”、“模式化”,在这种生活中,我们也适应并习惯了这样“公式化”和“模式化”生活,人变得越来越
7、像一台台机器。看看当下学校为学生设计出来的精致化课程表,对几百、几千学生,从入校到离校的一日生活进行统一设计,精致安排,标准执行。这种公式化的“课程表”,模式化的“生活表”,实质是没有真正思考个体生命的多元性、复杂性、独特性,而只是把这些学生看成一群人,一群“模糊”的人、“同样”的人、缺乏生命的人。愈是“现代化”和“精致化”城市,意味着离自然世界愈来愈远。愈是精致的“公式化”和“模式化”生活,意味着离生命本身愈来愈远。社会、教育和每一个人都需要警惕并预防人的“机器化”、成长“公式化”和生活“模式化”。在著名
8、公式前,我们应该学会将公式置于具体的生命之中去思辨;在著名公式中,我们应该学会把公式放在生活中去实践;在著名的公式后,我们应该学会去续写这种著名。我们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温度的个体,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温情的教师,应该活在理想目标之上,应该活在具体过程之中,更应该成长于温情教育的生命之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