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

ID:24426080

大小:183.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_第1页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_第2页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_第3页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指南》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识管理指南一、知识1(一)知识的定义1(二)知识的特性1(三)知识的分类1(四)知识的分层比较2二、知识管理2(一)知识管理的定义2(二)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3(三)知识管理的目的3(四)知识管理的原则3(五)知识管理的过程4(六)知识管理的工具或方法4一、知识(一)知识的定义知识(Knowledge)就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的事实型(是什么)与经验型(怎么做)信息。【观点】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知识的学习】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通过积极思考,进行融会贯通。知识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贯通、再积累、再贯

2、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二)知识的特性①共享性。知识与物质、能量不同,具有非消耗性,通过互动可以增加知识。②隐含性。知识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知道和了解的事情,对于知识的理解是个人的、特殊的、难以充分交流的。③增值性。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可能性,知识的增值作用远远大于传统资本。④资源性。知识与物质和能量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如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与创造的价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20%,70-90年代已达到70%-80%,到今天信息高速公路联网时代,有些已达90%。【观点

3、】如果我能够看得更远,那只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在今日的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劳力、资本或土地,而是知识(德鲁克)。(三)知识的分类了解知识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对组织或个人的知识进行分类。正确区分知识的类型,对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知识要求不同方式的管理,不同类型的组织,其知识管理重点也第4页共4页有所不同。只有对组织中最需要的知识类型进行优化管理,才能获得最充分的收益。(1)按知识所描述对象的性质来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认知心理学家对贮存在人脑中的各种知识进行的一种最基本的区分。陈述性知识

4、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即事实型信息,是关于“是什么(事实)”、“为什么(原理)”的知识。如,李白是唐代诗人。温度计制作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样做事的知识,即经验型信息,如技术、技巧、工艺、方法等。(2)按知识的显示方式来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991年,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概念。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指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不易用语言表达及传播的特点。隐性知

5、识多指隐含的经验类知识,难以衡量其价值,不易被人理解和掌握。如厨师和艺术家的“独门绝技”。二者的辨析:显性知识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隐性知识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四)知识的分层比较我们可以将与知识存在转化关系的五种不同的要素按照从较低价值向较高价值递进的方式划分为五层,分别为:数据→信息→知识→能力→智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一条有浅入

6、深、由易到难的序列。①数据(台湾也称该层为“资料”)是指原始的、不相关的事实。②信息(台湾也称该层为“资讯”)是指被给予一定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的事实,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③知识则是从信息中得出的系统化的规律、概念、经验或结论,是对信息的推理和验证;④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途径,从而使能力得到提高。⑤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判断的能力。【观点】有智慧可以培养出能力,能力也可以衍

7、生出智慧。【观点】如果能力就是反映一个人的智慧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代的人是比老子、庄子、孔子更有智慧的,毕竟他们是不懂电脑,不懂互联网的,而我们却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我们却没有人能大言不惭地说我们的智慧比他们的大。返回二、知识管理(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尽管知识管理的概念在欧美企业已经广为人知和流传,但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还是一个相当新奇的概念。其实,知识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人,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西洋的苏格拉底等大思想家,数百年前家族企业的拥有者就懂得把商业智慧传给其子孙、工艺大师收学徒将其技艺传承下去、人们在工作时彼此交换想法和技能等,都是现今所

8、谓知识管理的范围。第4页共4页虽然各组织以往或多或少以某种形式在管理其知识,但到了1990年代,企业界的高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