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

ID:24417339

大小:7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戊型病毒性肝炎60例临床分析隋玉萍(乳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威海264500)【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05-02为了解木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HE)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点,对我科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木组患者诊断分型标准按2000年(丙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4.5:1;<20岁1例,占16.7%,20〜60岁49例,占81

2、.7%,〉60岁10例,占16.7%;年龄最小19岁,最大82岁;临床分型:急性无黄疽型9例,占15%,急性黄疽型43例,占71.7%,重型肝炎3例,占5%,戊、乙肝重叠感染5例,占8.33%。1.2临床资料:60例戊肝患者主要症状:乏力53例,占88.3%,食欲不振58例,占96.7%,恶心45例,占75%,厌油34例,占56.7%,腹胀39例,占65%,发热和畏寒5例,占8.3%,肝区不适3例,占65%,尿黄53例,占88.3%;主要体征有:皮肤、巩膜黄染51例,占85%,肝脏肿大11例,占18.3%,脾大4例,占6.7%,腹水3例,占5%,肝区叩击

3、痛60例,占100%。1.3肝功检查资料:1.3.1血清胆红素(TBIL):木组60例患者肝功检查51例胆红素高于正常,黄疽发生率为85%;具体情况为:TBIL<17.0umol/L9例,占15%;隐性黄疽(即17.1umol/L

4、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例患者中AL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LT<300IU/L26例,占43.3%;300IU/L

5、BIL数值降至正常平均约需28.4天,ALT数值降至正常平均约需20.5天。2.讨论2.1本组病例临床观察表明:戊肝患者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1],男:女为4.5:1,平均发病年龄47.6岁,其中20〜60岁占81.7%,分析原因可能与青壮年男性①活动、工作范围较广泛且流动性大,被感染的机会增加•,②劳动负荷大,机体抵抗力受影响;③卫生习惯较女性差等有关;青少年发病低,本组60例患只有1例<20岁,占1.7%,认为可能与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有关[2]。2.2本组观察发现戊肝患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较突出,分别占96.7%、7

6、5%、56.7%、65%等,乏力较普遍,占88.3%;发热、畏寒不明显,只占8.3%;临床体征以皮肤、巩膜黄染和肝区叩击痛较突出,分别占85%和100%。2.3肝功损害特点:本组患者肝功能损害以TBIL、ALT升高明显,其中中、重度黄疽率达38.3%,ALT中、重度升高占56.7%,说明戊肝患者肝细胞损害较重。另外,戊肝病毒(HEV)除直接损伤肝细胞,还可能不冋程度影响到肝内毛细胆管,使胆红素不仅分泌功能冇障碍,其排出通道也不畅,出现小胆管及肝内汇管区胆汁淤积现象,进一步加重患者黄疽的程度,从而造成戊肝患者大部分为黄疽型肝炎表现(71.7%),且黄疸较高

7、,持续时间较长(临床复常约需28.4天)。2.4本组病例冇3例为重型肝炎,发病率占5%,虽无一例死亡,但冇资料报道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可高达80%,因此也提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对重型肝炎加以识别,掌握苏诊断标准,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早诊断,及早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降低其死亡率。总之,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与其他病毒性肝炎早期鉴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参考文献[1][2]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