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03682
大小:1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师心不蹈迹[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心不蹈迹师心不蹈迹刘正生看到“向名师学什么”这个话题,我不禁想到一个画坛故事。齐白石成名后,拜师者云集。在众多的弟子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的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许麟庐牢记恩师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另有弟子终身模仿,到最后也默默无闻,正应验了齐白石最初的训导。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名师,又想到了名师的课。对我们而言,名师的课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它的存在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艺术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上。首先,学名师,不能迷失自我
2、。一堂课的精彩是师生共同的精彩。只有高素质的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上不出精彩的课;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同样上不好课。我们听名师公开课必须明白,它的精彩,是有条件有局限的。盯着名师看,以名师的“精彩”代表课的精彩、代替学的精彩,盲目崇拜,那就是走入“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误区了。同样的一节课,或激情澎湃,或诗情画意,或娓娓道来。我们听了这些课,能学到什么?不要盲目地看见什么就学什么,跟着他人亦步亦趋,那么多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你。目的应该明确,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知道技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学,比如建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因此,模
3、仿借鉴名师的课堂并非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思考他们为何这样做,这样的课堂背后蕴藏着什么教育思想。这样方可从“学得像”走向“学得好”,进而“得其神”。其次,学名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蜜蜂酿蜜。蜜蜂采集百花的甜蜜以后,经过酿造,再吐出甜美的蜂蜜来。蜜蜂既有吸收又有制造,这就是做学问的方法。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支玉恒老师的智慧语文……都是语文百花园中的一朵朵艳丽的花朵。我们要博采众长,在消化的基础上研究性地学,创造性地实践。如果盲目地套用名师的经验、技巧,就很容易上演东施效颦或邯郸学步的笑话,必将得不偿失。要脚踏实
4、地多学几位名师——取众之长更能补己之短。蜜蜂酿蜜,既要博采,又要提炼,方能成蜜。如果说博采是积累的话,则提炼就是创新。尽管“采”的路途迢迢千里,“酿”的过程时间漫长,但一路有名师引领,“蜜”一定很甜很甜。第三,学名师,追求学问情怀。任何一个名师的成名绝不仅仅是靠自己的教学技巧,也不仅仅是靠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内在的知识修养,而是用他们的一生来育人的。因此,我们学习名师,学习的不仅仅是名师的教学方法,更是名师那种对教学的执着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求。于永正老师讲过一句话:“语文老师最终要用语文素养来教学生。”贾老师也说:“我当年为了生活而走上三尺讲台,如今让我离开三尺讲台就无法生活
5、。”两位大师让我们感到了他们对语文教学深沉的爱,这种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我们看到他们从教书育人中获得的快乐与成就,他们是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的人。通过听名师的课、看名师的书、学名师的文,来触摸名师的人生,或许能更快找到上好课的捷径,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学名师,师其心而不泥其迹,寻门而人,破门而出,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就能找到自我,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