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99252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4
《简析“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言不尽意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活的象的运用能力,这本原于汉字的象形和表义特质。这种象形的特征使汉语思想始终保留了具象思维的可能。与单纯记录语言发音特征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在向人呈现一幅活的世界图像。这种文字特性之差异对两种思想之深刻差别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估计也不过分的。这又进一步使我们回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论题,可以认为,这里所[摘要]“言不尽意”说起于对“圣人之意”传述可能性的忧虑。从
2、这一认识出发,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自己“尽意”的方式。《易传》倡导“立象以尽意”,使“象”这一与汉语言文字特性有着密切关联的表意形式成为中国古典思想的核心言说方式。“象”所以能“尽意”,在于其消解了言的形式化和规范性倾向,体现出意的灵活性和生生之趣,因而与圣人之意相融汇。这与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一传统对我们领会古典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言不尽意;易传;立象;圣人之意 [简介]张树业,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河南 新乡 453007 []A []1004—4434(2
3、008)10—0022—04 华夏先哲对“言”及立言方式的探讨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的中国哲学史写作曾试图将“言不尽意”之类话题归结为认识论理由,显然是拘泥于西人近代哲学观念造成的解读偏失。随着晚近学界对当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了解,以维特根斯坦式或海德格尔式的语言哲学剖析古典思想对“言”的考论成为潮流。但这样一种经典诠释思路同样不可避开地遇到下述理由:其一,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是西方哲学史上两次大的转向的结果,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深思和近代哲学“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的认识论探索遇到的深刻困境使
4、人们深切体会了语言对思想的左右力量,故而语言被理解为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哲学探讨以理解这种存在方式并展示某种语言构想带来的生活和思想可能为目的。而中国传统“言”理由的本质乃在于探讨言与圣人之意的关系,故而先秦诸子对言意关系的讨论从根本上讲是出于一种政治关切,这决定了其思想向度与当代语言哲学的本质不同∞。其二,西方当代语言哲学无论是秉持工具论立场的英美分析哲学路径还是钟情存在论探讨的欧陆现象学、解释学路径,始终传承着其文化传统对语言的信任乃至迷恋,这样一种对语词力量的顶礼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却极为淡薄,就思想史而言,恐怕“言不尽意”说才是主流。 一、“言不
5、尽意”说的兴盛与《易传》“立象以尽意”说的提出 先秦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言不尽意”的理由,道家的立场尤为坚决。《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自己所言之道实乃“强为之名”,刻意凸显出超越名言的道之玄妙和语言对于言说这样的超绝之道的无能。《庄子·天道》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并以轮扁与齐桓公对话为喻,否定以言传意之可能性,其实质是否定“六经”之类古代经典在传道方面的权威性,这显然暗含着与儒家“争道统”的意味。这里所谓“道”,正如《庄子》指出的,乃是古人“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的内圣外王
6、之道。若言不足以传道,“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局面恐怕就难以避开。老庄对此理由的根本解决方案,是寻求出一种精神理解和交流的新途径,如庄子所说的“目击道存”、“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之类皆是。当然道家同时也对“言”进行一种反向的利用,即学者们乐道的老庄书中言辞的吊诡,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类,以及隐喻和寓言的大量使用,其目的则在于忘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 与道家相比,儒家对言的态度要正面得多,这从儒家传统对经典的重视可见一斑。但若以为儒家对言的理解仅仅止于“正名”一端则有失偏颇。我们注意到,孔子所叹
7、美的“天何言哉”已传达出另一番语言理解的机趣,不过这句话文约意丰,难以遽然落实到言意关系上讲,于是《易传》的讨论就显得至为关键: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与?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立象”的自觉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对书写和语言的怀疑,正如《易传》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大概是出于如下考虑:语言行为总是处身于某种当下情境之中,与此情境相融汇而包含更为复杂微妙的含义,如不同语气和方言的影响。“书”却总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将语词从其语境中抽离出来,故而对“言”在当下情景中的丰富意蕴必定有所剥离。同样,对“
8、言不尽意”可以作如下理解,言意之间的紧张本于“圣人之意”的无限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