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97979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木兰诗》教学中的人文美学观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木兰诗》教学中的人文美学观照夏幸(摘要)《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一首著名的乐府诗,记叙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过程与经过,简练的语言、详细生动的描述,使得这首诗歌过程详细、描绘生动、寓意深刻、感悟深切,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思想深度,体现了当时那个动荡年代生动逼真的生活情境。这是一首战争的史诗,一幅壮丽的画卷,一曲动人心魄的演唱。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木兰这个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不仅仅在道德层面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更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女性的刚柔并济的个性特征所起的作用,以及深深滲透在木兰身上的反战意识,对其作人文美学方面的观照,让学生感动之余思考人性,思考战争
2、,崇尚和平。〔关键词)木兰诗人文美学观照感悟1柔情的波动与亲情的影响人文美学观照之一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人文,重在关注内心,关注内心就是关注人们的情感,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木,我们在教学中,要将这种情感进行深层的感悟与分析,这一点体现在幵始部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人文美学的观照之一就此体现,这就是体现在句子当中的情感波动与亲情的影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这种基木的理解中,因为可汗要征兵,而老父亲已经年迈,弟弟与妹妹尚小,我虽然是个女的,但是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心理有所触动,这种关心家人和亲情的情绪,木身就是我们人文美学的观照,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3、的方式,这种人文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对家庭的观照与责任。情感的波动往往由于家庭的影响,亲情往往成为矛盾的触发点,由于外界事物的融入和影响,成为影响个人情绪与决定的关键要素,木兰由于具备足够高的家庭责任感,她决定结朿自己的安宁生活,打破传统陋见,毅然奔赴战场。此吋,木兰身上所体现的柔性美逐渐而极其自然地转为刚性美。2做事的责任感与刚性美人文美学观照之二木兰在决定出战之后,就马上着手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几句写出木兰准备作战的敏捷行动,既然己经作出决定,就没冇扭捏,没有犹疑,没冇小儿女的矜情作态;并且在前往战场的途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
4、河边”等句子,直接反映出木兰行动的迅速与快捷,反映出她的积极主动与责任感,反映出她能够赴汤蹈火的勇气和力量,反映出她干浄利落不拖拉,迅速而果断的从军态度。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课本的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句子和动词,感受木兰的女性之美正体现在其刚柔并济的方面,木兰的“刚”表现在其接到任务吋的果断坚决,“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的内心坚毅果断,与普通女孩子的柔弱忧郁不同,木兰的美不仅在于她能“柔”,更体现在她能“刚”。这种“刚”在于平常的磨碾与独立自主塑造出来的气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外在体现。同吋这种“刚”中又透漏出女性的一种特有的“柔”美,诗歌的字字句句透漏出木兰对家人的
5、关心,对家庭的责任。这种主动性与责任感反映了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渗透着东方文明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3痛苦之中提炼出来的清醒认识人文美学观照之三木兰的阳刚之美更集中在战场之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诗句主要强调将士们的勇猛杀敌,这种杀敌的精神就是木兰爱国爱家情感的浓缩与体现,经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这种爱家爱国的情感,固然是木兰之美的一种体现,但其实并非全文的重点。我们教学吋都注意到,全诗对于真切的战争场面特别冋避,寥寥几笔与全诗对战前战后的渲染很不对称,这除了篇幅与剪裁上的考虑,难道就没有思想精神方面的
6、关联吗?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木兰对这场飞来战争是怎样的态度?我们会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木兰苏实是极其厌恶战争的,这根本不是她所想的,“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木兰爱的是宁静的织布生活,爱的是家人平安在一起。一场战争,却让织布机的美好声音戛然而止,一个女孩,却不得不重铠沉剑,杀伤人命,喋血沙场,这些对木兰来说是多么不堪冋首的往事,一旦走出战争,这些都成为噩梦般的可怕冋忆,既不愿提起,也不能提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个“死”字与一个“归”字对比,隐含着木兰对战争中能活下来的暗暗庆幸。4喜悦归乡中焕发出的女性美、人性美人文美学观照之四木兰凯旋后,虽立下了赫赫
7、战功却不以为意,对家人更绝口不提,她最快乐的是与家人团聚,最快乐的是终于又冋归了她熟悉的、乐意的女儿家的安宁生活。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细读这些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吋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正如罗丹所说,有形有色,十分真切地传递了木兰的这种喜悦,这种欢愉。木兰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衣服,描眉画鬓,梳妆打扮,这是多么完美的-幅女儿喜妆图,木兰完成了一种解脱与回归。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冋”和“归”,仅仅是指木兰回家吗?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